長安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怎么樣?

長安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整體較為出色,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多元出行需求。旗下不同車型各有亮點,像長安 UNI-Z 2024 款實測純電續航超標稱;長安逸動 E-Life 續航達 425 公里可滿足日常;新長安星卡 EV 270 公里續航適合城市物流配送。深藍 S07 純電和綜合續航在同級突出。總之,長安新能源汽車憑借多樣的續航表現,為用戶提供了可靠且豐富的選擇 。

具體來看,長安UNI-Z 2024款藍鯨智電iDD 125km卓越型的實際測試純電續航里程大幅超出官方標稱的CLTC工況里程,續航達成率相當高,這樣的表現無疑給用戶帶來了意外之喜。對于那些追求高品質出行且對續航有一定要求的消費者而言,這款車在城市日常通勤以及周邊短途出行中,完全無需擔憂電量問題,能夠讓出行變得更加從容自在。

長安逸動E-Life擁有425公里的續航里程,這一數據使其成為城市日常出行的得力助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無論是上班下班、接送孩子還是日常購物,它都能輕松勝任。無需頻繁充電,一次充滿電可以滿足數天的城市日常使用需求,為用戶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新長安星卡EV的270公里超長續航則是為城市物流配送量身打造。城市物流配送往往需要車輛在一天內頻繁往返于不同地點,對續航有較高要求。新長安星卡EV的這一續航能力,能夠確保其在一天的工作時間內,完成多項配送任務,無需因電量不足而頻繁中斷工作,大大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

深藍S07更是在續航方面有著耀眼的表現。它搭載寧德時代磷酸鐵鋰電池,純電續航里程達215km,綜合續航里程達1130km,這樣的數據在同級別車型中脫穎而出。不僅如此,其支持的快速充電技術,僅需0.25小時即可完成充電,有效緩解了用戶的續航焦慮。無論是在城市出行還是長途旅行中,深藍S07都能憑借其出色的續航和充電能力,為用戶提供穩定可靠的出行保障。

此外,長安逸動EV460也不容小覷。在60km/h等速工況下續航里程高達550km,國標NEDC工況續航里程實測達到430km,路試實測續航里程達到460km。新車搭載的“三合一電驅”系統,實現了同等電量下更長的續航。而且,它理論最低百公里耗電僅9.4 KWH,充電10分鐘可增加續航近100km,在實際測試中,30分鐘可實現30%-80%SOC充電,0-80%SOC充電僅需50分鐘,搭載的6.6kw車載慢充系統,整車充滿僅需8小時,這些優秀的充電性能進一步提升了其續航優勢。

長安奔奔系列也有不錯的續航表現。長安奔奔E-star官方NDC純電續航里程達301公里和310公里,實測也能達到283公里,滿足日常通勤毫無壓力。長安奔奔EV工信部純電動續航里程為180km,而60km/h的恒定續航里程可達300km,長安奔奔EV ec260車型續航里程為210公里,ec360則擁有301公里的續航能力,這些不同版本的車型,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滿足了不同預算和需求的用戶。

長安歐尚科尚EV實測續航里程可達450公里,對于一款MPV車型來說,這樣的續航表現能夠更好地滿足家庭出行以及商務接待等多種場景的需求,無論是一家人的長途自駕游,還是商務人士的跨城出行,都能提供穩定的出行保障。

總之,長安新能源汽車旗下眾多車型在續航方面都展現出了各自的優勢和特色。無論是適合城市日常通勤的車型,還是滿足長途出行、物流配送等需求的車型,都有不錯的續航表現。豐富的車型選擇和出色的續航能力,使得長安新能源汽車能夠精準地匹配不同用戶的出行需求,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高效、可靠的出行體驗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老人四輪車是否需要駕駛證,各地規定不一。在一些地區,若老人四輪車被認定為非機動車,在封閉區域內使用時無需駕駛證;而在多數地區,這類車被視為機動車,上路就需要相應駕駛證,比如 C2 及以上駕照。由于各地管理政策差異大,電動四輪車歸屬界定不同,
安裝傳動軸配件需注意諸多要點。要保證傳動軸兩端的兩個十字叉處于同一平面,讓膨脹節位于靠近變速器(或分動箱)一端,同時注意對準標記使零件安裝到位,各傳動軸加油口在同一直線且萬向節十字軸加油口朝向傳動軸一側,還要將傳動軸伸縮接頭上防塵套的兩個卡
奧迪 Q3 鋼圈價格未來是否上漲難以確切判斷。汽車鋼圈價格受諸多因素影響,像原材料成本、市場供需狀況、匯率波動以及品牌與銷售渠道差異等。從原材料看,若金屬等原材料價格上揚,鋼圈成本增加,價格可能上升;若市場對奧迪 Q3 鋼圈需求大增,供不應
不同保險公司的車保險購買價格差異較大。交強險保費相對固定,各公司間價格差異較小,而商業車險的保費構成較為復雜,其中公司自主定價系數在 0.65 至 1.35 之間,因各公司情況不同,這成為造成報價差異的關鍵因素。此外,詢價渠道、險種保額等也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