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標有哪些演變歷程
本田標志的演變歷程豐富而多元。起初它僅以紅色大寫“HONDA”字母示人,60年代四輪汽車啟用大寫字母“H”標志,摩托車則搭配機翼圖像和“HONDA”徽標。80年代,“H”與“HONDA”徽標在四輪小汽車上并用,2016年統一為“H”標志,而發電機等通用產品仍用“HONDA”徽標。期間,其“H”標在形狀、顏色等方面不斷微調,每一次變化都承載著品牌發展與理念的更迭 。
1960年,“H”商標首次閃耀在S500跑車上,開啟了它在汽車領域的征程。1961年,第一個本田汽車標志的“H”別具一格,帶有較長橫桿和較粗左右桿,且向外傾斜,被梯形溫柔地包圍,仿佛在訴說著本田早期的探索與嘗試。1969年,為了突出鷹的形象,“H”發生了變化,比例更高,橫桿被壓縮,展現出一種更加銳利、進取的姿態,如同展翅欲飛的雄鷹,彰顯著本田對更高目標的追求。
時間來到1980年,本田采用了形狀像三弦揚聲器的“H”商標,這個獨特的設計巧妙地體現了本田追求技術創新的特性。在那個科技不斷進步的時代,本田以這樣的標志向世人宣告其在技術領域的不斷探索與突破。1981年版的本田標志又有新動作,將“H”圖標及其輪廓縮小為方形,并添加附帶的“本田”品牌名稱文字,使得品牌標識更加清晰明確,強化了消費者對本田品牌的認知。
本田的雙翼商標同樣歷史悠久,可追溯到1947年的A型車款。1955年Dream SA型車款出現了現行雙翼商標的原型單翼商標,從A型到早期Dream E型標志描繪著飛翔的人,Benly J型改為鳥展翅高飛設計,Benly JC57的標志雙翼張開象征“飛向世界”,每一次演變都蘊含著對自由、進取精神的追求。1960年代開始采用插畫風格雙翼商標,并在1964年成為內部技術規格標準,單翼商標固定在摩托車油箱上,成為本田摩托車獨特的標識符號。1970 - 1980年代,這個商標在設計上更加多樣化,有時會省略“HM”字樣,呈現出多種顏色和形狀,展現了本田在不同時期的創新與活力。1987年,本田宗一郎提出新雙翼商標設計要求,并向全球員工征集意見,收到約7800件作品,最終紀章先生的作品脫穎而出。1988年,現行雙翼商標設計完成,它寓意著鷹和薩莫色雷斯勝利女神的翅膀,蘊含著創辦人本田宗一郎“世界第一、展翅高飛”的偉大理念,靈感源自勝利女神 - NIKE尼刻像的翅膀,象征著本田對卓越的不懈追求。2001年,本田宗一郎制定VI時,對翼型標志進行了細微調整,使其更加精致完美。
在顏色方面,2001年至今,本田將廠徽顏色確定為紅色(本田紅),這種充滿活力與激情的色彩,傳遞出熱情和力量,同時也展現出本田的高品質和頂尖技術能力。2024年CES上,本田展示了帶有更新的“H”標志的新型電動汽車,新標志更扁平、簡單,宛如兩只伸出的手,這一變化代表著本田追求轉型和新突破的決心,也為其未來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發展開啟了新的篇章。
本田標志的演變是一部品牌的成長史,每一次改變都順應時代潮流,或是為了契合技術創新,或是為了傳達新的品牌理念。從最初簡單的字母標識,到富有寓意的雙翼商標,再到不斷進化的“H”標志,它們見證了本田從誕生到發展壯大的全過程,也承載著本田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