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分布情況如何?
北京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分布廣泛且不斷優化。截至目前,北京市各類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已達20多萬個。
其中公用領域充電樁約4萬多個,涵蓋了多個區域。
在環球主題公園,規劃了6個新能源汽車集中充電站點,將建設901個充電樁,包括861個新型交流有序充電樁、37個直流充電樁以及3個高功率直流充電樁,可滿足私家車、出租網約車、旅游大巴等的充電需求。
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事場館周邊、京禮高速服務區、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等地也有分布。
為服務綠色冬奧,年底前將在京禮高速公路昌平上店、延慶阪泉服務區建成6套480千瓦大功率群充群控充電示范站。在冬奧會賽事場館周邊,還將加大充電設施建設規模。
在大興國際機場內,持續推進臨空經濟區充電網絡建設。
北京已建成覆蓋公用、專用、自用多個領域,貫通城際、覆蓋城鄉、全天候服務的城市10分鐘智慧充電生態圈。
居民區周邊、二環內地區成為充電樁增長較快地區。近一年來,居民區所屬類別充電場站增長率為51%,商業區所屬類別充電場站增長率為35%,公共停車場類別場站增長率為28%,社會公用充電設施二環內增長率高達117%,六環外為41%。
每天8點、16點和深夜11時是充電量的三個高峰。1:00-7:00、8:00-14:00為兩個“錯峰充電時段”。
朝陽區、西城區、東城區、豐臺區、海淀區等人流密集行政區的充電高峰時段主要圍繞在15:00-18:00之間,房山區、昌平區、通州區、門頭溝區等行政區的充電高峰時段則主要圍繞在21:00-23:00之間。
國網北京電力2021年規劃在北京境內建設303個大功率直流充電樁,重點在城市中心區、大型商超等綜合體建設公共充電設施,加快居民區及周邊充電設施建設,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等工程,在居民區及周邊建設10座公共充電站,構建鄉村充電基礎保障網絡。
部分熱點站點充電樁規模由4個擴大至6個,將充電樁電壓由500V升級至750V,縮短充電時長20%以上。
五棵松體育中心地下停車場擁有200個充電樁,單日可最大提供約1300車次充電服務能力。
國網北京電力服務在冬奧會場館周邊布局充電樁已經達到326個,覆蓋7個冬奧比賽場館。
京禮高速延慶阪泉服務區已率先建成國內首座技術領先的480kW大功率群充群控充電示范站,能同時滿足4臺電動大巴車和8臺小客車的電能補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