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無線充電的技術原理是什么

車載無線充電主要基于電磁感應、電磁共振以及射頻等技術實現非接觸式能量交換。其中,電磁感應式較普及,通過初級線圈通入交流電,使次級線圈產生電流傳遞能量;磁場共振式利用共振效應在磁場中傳遞能量,傳輸距離更大且能多輛車同時充電;無線電波式類似礦石收音機原理,由微波發射和接收裝置組成,不過在車載領域應用較少。這些技術各有特點,為人們帶來便利安全的充電體驗 。

電磁感應式無線充電,是目前車載無線充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方式。當初級線圈通入交流電時,周圍會產生交變磁場,處于該磁場中的次級線圈,由于電磁感應現象,就會產生感應電動勢,進而形成電流,這樣電能就從初級線圈傳遞到了次級線圈,實現了無線充電。這種方式的轉換效率相對較高,能較為有效地將電能傳輸給待充電設備。不過它的充電距離有限,一般需要充電設備與車載無線充電裝置緊密貼合,以保證良好的磁場耦合效果,所以通常適用于單一車輛內的設備充電 。

磁場共振式無線充電,則巧妙地利用了共振效應。在磁場環境中,當發射端和接收端的共振頻率一致時,就能實現高效的能量傳遞。這種技術允許更大的傳輸距離,而且無需像電磁感應式那樣精確對準,使用起來更加靈活。更為出色的是,它可以實現多輛車同時充電,在一些大型停車場等場景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但美中不足的是,其能量損耗相對較大 。

無線電波式無線充電,工作原理類似礦石收音機。由微波發射裝置發出無線電波,接收裝置接收到電波后將其轉換為電能,以此完成充電過程。不過,在車載領域,這種方式的應用相對較少。

總的來說,這幾種車載無線充電技術各有優劣,電磁感應式高效但距離受限,磁場共振式靈活且能多設備充電但損耗大,無線電波式應用較窄。它們共同構成了車載無線充電的技術體系,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未來這些技術將不斷完善,為人們帶來更便捷、高效的充電體驗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榮威i5
榮威i5
6.89-9.09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新能源商用車的智能化技術已取得顯著進展,在多方面實現了良好應用與發展。在運營上,能實現精準調度與合理規劃路線,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安全層面,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降低事故風險。2024年,其智能化應用在多個場景商業化落地,不少車企積極轉型,如廣汽
奔馳創始人卡爾·本茨的創新、堅毅,戈特利布·戴姆勒的探索精神,威廉·邁巴赫對品質的執著,埃米爾·耶利內克的商業智慧,共同推動了奔馳品牌的發展。卡爾·本茨甘心清苦埋頭研究,果敢采用內燃機,讓奔馳在技術研發上邁出關鍵步伐;戈特利布·戴姆勒的發明
奧迪 A4L 四驅 quattro 不同地區的落地價差異較大。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市場競爭程度以及經銷商政策不同,落地價會有明顯波動。像北京部分 4S 店優惠幅度大,入門車型實際售價較低;而其他城市如紹興、濟寧等地優惠幅度各有不同。優惠
駕駛證檔案編號是唯一的。它就如同駕駛證專屬的“身份代碼”,是交警部門為清晰區分不同駕駛證而設定的。哪怕一個人擁有多個駕駛證,檔案編號也不會重復。這個編號一般由 12 位數字構成,前兩位代表省份代碼,第三、四位代表縣份代碼,剩余 8 位由各地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