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工廠的技術創新點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特斯拉工廠的技術創新點眾多。
在電池方面,新的“4680”型電池能量密度提高五倍,動力輸出提高 6 倍,續航里程可提高 16%。此外,還采用了無極耳電池,簡化制造過程并減少電阻,成本下降 14%。
在電池工廠環節,未來將采用干法電極工藝,簡化工序,目標是在現有 150GWh 的工廠空間中容納 1TWh 產能,每 GWh 產能投資降低 75%。連續性的加工產出是目標,單線產出能提升 7 倍,計劃 2022 年達到 100GWh 產能,2030 年達到 3TWh 產能,這一環節可使成本下降 18%。
在負極材料上,特斯拉采用硅負極,用新的材料抑制硅膨脹,原材料處理后提升 20%的續航里程,成本下降 5%。
正極材料方面,消除鈷,依賴鎳,分三步實現“無鈷化”,并在美國建立正極材料工廠和鋰轉換工廠,布局上游資源和電池回收,成本下降 12%。
在整車電池一體化方面,將電池直接內置在汽車結構中,靈感來自飛機機翼油箱,減輕車輛整體重量,減少零件總數,加快生產速度,降低成本 7%。一體化壓鑄技術也取得重大突破,運用 3D 打印技術和砂型模具,幾乎可將電動汽車復雜底盤零件壓鑄成整體,壓鑄機壓力可達 18000 噸,能降低 50%的新車生產成本。
在電子電氣方面,Model 3 線束長度大幅縮短,從 Model S 的約 3km 減半至約 1.5km,未來 Model Y 的車內線束長度有望縮短到 100 米。還重構了汽車電子架構,推出“區域 zone”EEA。
在智能座艙方面,摒棄傳統車型顯示儀表設計,將多種功能集中于中控屏,優化用戶使用界面,提升體驗。智能駕駛技術已達 L2.5 級別,通過自主研發的 Ap3.0 芯片,算力強大。搭配自研 FSD 芯片,以低成本實現冗余架構。
在充電方面,超級充電站不斷升級,從第一代的 105KW 升級到第三代的 250KW,未來還將進一步提升充電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