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的安全性能如何保障

奔馳的安全性能通過多種方式得以保障。

在被動安全方面,以奔馳 S 級為例,其車身結構安全有保障。當側方來車碰撞難以避免時,智能魔術車身系統會迅速抬高車身,用堅硬底盤承受撞擊,保證駕駛艙完整,減少乘員傷害。車頭、車尾布置吸能區,采用鋼鋁混合結構,合理吸能緩解撞擊力,實現軟硬結合、以柔克剛。車內氣囊方面,奔馳 S 首創后排正向安全氣囊,藏于前排座椅內,發生撞擊時能更好地接住后排乘員。奔馳 E 級 W213 改進安全帶設計,1968 年首次推出三點式安全帶,1973 年成為所有車型標準裝備,之后不斷改進,如增強安全帶幾何形狀、固定下部安裝點等。1970 年代初,奔馳發明安全帶預緊器,發生碰撞時迅速拉緊安全帶。1980 年代末安全氣囊投入批量生產,能根據碰撞嚴重程度自適應充氣。1990 年代中期,奔馳開發安全帶限力器,減少乘員約束力。1995 年和 1998 年分別采用側氣囊和簾式安全氣囊,加強側面碰撞保護。還有 PRE-SAFE 預防性系統,能預測事故,啟動安全帶收緊等預防性措施。

在主動安全方面,奔馳見解獨到。2021 年成為全球首個獲得 L3 級國際認證的車企,2022 年在德國推出 L3 級自動駕駛輔助,其 DRIVE PILOT 系統在控制權歸屬上有更詳細劃分。此外,奔馳在安全技術研發上投入巨大,不斷優化車輛結構設計,提高車身強度和抗碰撞能力。配備先進動力系統,確保行駛穩定性和可控性。車內裝配各種智能輔助系統,如人臉識別、操作記錄等。

奔馳還通過事故研究來提升安全性能,1959 年進行系統碰撞測試,1969 年成立事故研究中心,研究超過 5000 起事故。每年在車輛安全技術中心進行大量碰撞測試,利用高速攝像機等設備記錄,模擬各種碰撞情況。事故調查和重建工作不斷改進,用 3D 激光掃描儀等新技術。奔馳通過研究事故,獲得開發新安全系統所需知識,保持技術優勢,降低乘車受傷風險。

奔馳還積極推動兒童交通安全,舉辦“小孩說話也管用”活動,鼓勵兒童提出建議并推動落地。

總之,奔馳通過多方面努力全方位保障安全性能。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38萬
獲取底價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問界M5
問界M5
22.98-27.9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多乘員車道是只供多乘員車輛行駛的車道,駛入車輛必須乘坐兩人及以上(含駕駛員)。它一般設置在交通擁堵路段,像鬧市區或繁華街道。其起源于歐美,目的是優化出行結構、合理分配道路資源,減少空駛車輛占用道路,鼓勵共乘出行與綠色出行。多乘員車道不僅能緩
奧迪 A3 紀念款在外觀設計上有諸多獨特之處。從整體造型看,它延續奧迪家族經典設計語言,車身線條流暢優雅,展現出獨特的時尚感。前臉部分,其進氣格柵或許采用獨特樣式,搭配犀利大燈組,辨識度極高。側身線條簡潔有力,輪轂設計也別具一格,為整車增添
大通汽車與同價位其他品牌相比,在外觀、內飾、座椅、空間、動力、價格和適用場景等多方面都有不同。在外觀設計上,它有著獨特風格,如 G20 商務氣息濃厚;內飾有家族式中控臺設計,顏色選擇豐富。座椅方面,像 G20 的航空座椅功能更豐富、調節更便
東風隨車吊常見故障有伸縮油缸震動、空載工作速度慢、伸縮臂不能按順序伸縮等。伸縮油缸震動可能是液壓系統有空氣或密封件老化;空載速度慢或許是吸油管問題;伸縮臂不按順序伸縮,可能是缺潤滑油、滑塊損壞或閥有問題。此外,還有油泵不工作、液壓系統壓力低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