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控股集團如何應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
長城控股集團應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主要通過以下方式:
一是全產業鏈布局。早在 2009 年就成立新能源汽車小組,目前已建成電芯、機理分析、PACK、BMS 試制試驗室以及電池試制車間、試驗中心、分析中心等全產業鏈規劃。形成全球化研發布局,在歐洲、亞洲、北美等地都有研發中心,致力于純電模式新能源的研發和探索。
二是多技術路徑并舉。不僅布局純電動,還注重“清潔化”,采取純電+混動+插電混動+氫能源的發展模式。在氫能領域,2016 年啟動業務,2018 年加入國際氫能委員會,建成氫能技術中心,并成立相關公司致力于氫能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的研發。
三是推出新能源品牌。2018 年正式發布歐拉品牌,旗下有歐拉 iQ 和歐拉 R1 兩款純電動車型。專門打造專屬純電動平臺——ME 平臺,在空間、安全性、效率方面有突破。自主研發的插電混動平臺 Pi4 平臺已應用于 WEY P8 插電混動車型。
四是與巨頭合作。與德國寶馬聯手創立光束汽車,對于長城、寶馬和中國汽車產業都有積極意義。
五是加速市場拓展。長城汽車海外營收增長顯著,2024 年將挑戰海外銷售 50 萬輛目標,聚焦 ONE GWM 戰略,堅持海外品牌持續向上。
六是構建核心競爭力。堅持坦克、魏牌和哈弗三線并行發力 PHEV 路線,對歐拉品牌有豐富產品規劃并推動“出海”。在研發方面,進行大量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的前瞻研發項目。在技術方面,推出 800V 高壓電驅多合一產品、Hi4 技術,具備小容量全固態軟包電芯的制備能力。
七是進行內部改革。重構內部模式,打造“小前臺、強中臺、大后臺”機制,開啟“長城智選”的直營模式,形成“1 + 1 +N”的營銷渠道形態。
八是堅持長期主義。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形成基于新能源和智能化、整車制造為基礎的生態體系,各品牌依據自身定位獲取所需技術和能力,有序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