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 輔助駕駛的技術難點主要有哪些?

L3 輔助駕駛的技術難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電子控制系統安全性要求極高。L3 要求車輛在特定場景下實現完全自主控制,這就需要保證電子控制系統始終處于運行狀態,確保安全性和持續性,因此冗余機制必不可少。像轉向冗余能在轉向器失效時響應指令避免失控,制動冗余能在制動器失效時保證安全停車。

其次是為接管預留的時間難以確定。這個接管時間到底是 10 秒鐘、1 分鐘還是 3 分鐘沒有明確標準,如果要求過短,駕駛員無法分心做其他事,現階段半分鐘自動駕駛還行,時間再長就難以實現。

然后是感知準確率難以提升。目前很多感知算法供應商雖能將準確率提升到 98%以上,但實車測試仍有 corner case 出現,比如突然倒下的電線桿、馬路上的雜物會影響判斷。可以從數據和算法層面改善,還可將網絡進化為自學習神經網絡。

再者是車載設備難以滿足整車算力要求。自動駕駛對芯片算力要求極高,場景復雜操作多樣需要每秒百萬億次計算,算力不夠車輛不能實時響應外界變化,還需解決算力設備散熱和可靠性問題。

此外還有環境感知技術難點。自動駕駛車輛常用的環境感知傳感器包括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它們各有優缺點。環境感知需要通過多種傳感器獲取大量環境信息,確保正確理解并做出規劃決策。

還有高精度定位技術難點。定位精度要求誤差不超過 10 厘米,目前商用 GPS 精度遠遠不夠,容易受干擾,需通過融合多個汽車部件的信息實現精確到車道線的全球實時定位。

在決策與規劃技術方面也有難點。決策規劃分為全局規劃和局部規劃,常見的決策規劃體系結構有分層遞進式、反應式以及混合式,各自有優劣。

最后是控制與執行技術難點。自動駕駛的控制核心技術是車輛的縱向控制和橫向控制,縱向控制包括車速及與前后車或障礙物距離的自動控制,橫向控制要讓汽車自動保持期望的行車路線。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9.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寶馬 X5 的駕駛輔助系統很好用。它達到 L2 級智能輔助駕駛級別,配備 12 個超聲波雷達、3 個毫米波雷達,還有高通驍龍 8155P 芯片。自動泊車入位精準便捷,360 全景影像視野清晰;ACC 自適應巡航線性平穩,車道居中保持精準;擁
陜汽商用車的油耗表現較為出色。旗下不同車型都有良好的燃油經濟性,像延安重卡 S700 創下同類型牽引汽車高速綜合最低油耗紀錄,百公里油耗僅 26.97L;德龍 G2 標載版搭載的發動機能源利用效率高,整車綜合油耗降幅達 5%-7%;德御 Q
在高速應急車道行駛,會面臨警告、罰款以及扣分等后果。應急車道是專門供警車、消防車等執行緊急任務車輛,以及機動車因故障、事故需停車等待救援時使用的特殊車道。非緊急情況下,普通社會車輛駛入應急車道屬于違法行為。比如非運營客車駛入會被罰款20元至
二代哈弗梟龍MAX在上市發布會上亮點頗多,以全方位的優勢重塑15萬級家庭座駕新標準。它外觀基于“律動自然美學”理念,獨特燈光與懸浮式車頂設計吸睛;全系標配第二代Hi4智能四驅電混技術,動力強且能耗低;智能座艙集成Coffee OS 3系統,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