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固態電池技術最新突破在成本控制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比亞迪在固態電池技術的成本控制上取得不少成果。

首先在量產規劃上,有著清晰的降本路線。計劃2027 - 2029年為高端車型示范期,到2030年后通過產業鏈垂直整合來壓縮成本,目標是將成本控制在現行鋰電池1.5倍以內 ,覆蓋20萬元以上主流市場。隨著規模效應顯現,單位成本會逐步降低。

在材料創新方面,比亞迪采用硫化物復合電解質 + 高鎳三元正極(活性物質占比超85%) + 硅碳負極(低膨脹設計)。高活性物質占比意味著在相同電量需求下,能減少一些其他輔助材料的使用,從而降低成本。而且這種材料體系攻克了固態電池界面阻抗難題,保障電池性能的同時,也避免因性能問題導致的生產損耗增加成本。

從長期看,比亞迪預計實現“固液同價”,也就是全固態電池與同體系液態電池成本持平。這基于多方面的成本優化策略。提高活性物質占比,在保證電池性能前提下,減少了相對昂貴材料的用量;降低電解質用量,直接減少了這部分的成本支出;確保制程穩定,能減少生產過程中的不良品率,降低因次品帶來的成本增加。

比亞迪還通過合理的產能布局來控制成本。重慶璧山基地規劃100GWh固態電池產能,2026年投產首期20GWh,滿足40萬輛高端車型需求。大規模的產能建設,符合成本控制中的規模經濟原理,生產規模越大,單位產品分攤的固定成本就越低。

在循環壽命上,比亞迪固態電池循環壽命突破2000次(滿足整車60萬公里使用),甚至在2030年目標循環壽命達10000次。長循環壽命意味著電池在整個使用周期內,不需要頻繁更換,從用戶角度降低了使用成本,從企業角度也減少了售后更換電池帶來的成本支出。

在低溫性能上, - 30℃低溫性能衰減控制在15%以內, - 30℃放電效率達85%,遠超日韓競品。良好的低溫性能減少了因低溫環境導致的電池性能下降,避免了為提升低溫性能而額外增加的技術成本投入 。

總之,比亞迪在固態電池成本控制上從多個維度發力并取得成果。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38萬
獲取底價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40.0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勞斯萊斯創始人之一亨利·羅伊斯最初的夢想是造出品質完美、性能卓越的汽車,而另一位創始人查爾斯·勞斯的相關最初夢想并無確切公開信息。亨利·羅伊斯童年生活困窘,在不斷學習與實踐中積累工程知識。他因車輛發動機故障問題立下誓言,致力于打造毫無瑕疵、
泛亞汽車在市場上具備較強的競爭力。自1997年成立,這家由通用汽車與上汽集團合資組建的企業,文化基因創新且包容。多年實戰使其擁有全過程開發能力,在電動化、智能化、車聯網等領域均有技術儲備。同時,在技術創新上采用先進軟件與硬件設施,還成功開發
捷途大圣最便宜的車型價格因地區和優惠活動而有所不同,目前有低至6.39萬的車型(1.5T超越版)。汽車市場價格波動頻繁,優惠幅度隨時在變,不同城市的經銷商政策也存在差異。像晉城地區,捷途大圣最低8.49萬起;也有商家報價最低9.19萬。這些
汽車改色膜施工通常需要 1 到 3 天,若采用手工裁膜則可能延長至 3 天左右。時間長短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比如改色膜質量,高質量的膜在專業施工下耗時相對較短;技師熟練程度,經驗豐富的技師能更高效完成工作;還有車型,車身線條復雜的施工難度大,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