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 GPS 導航設備?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 GPS 導航設備?要選到合適的,得注意下面這些。
搜星速度很關鍵,一般幾十秒能搜到衛星算不錯。冷啟動搜星慢正常,用一次后再啟動 20 到 30 秒完成定位,要是一直搜星慢得去維修或更換。天氣不好也可能影響搜星速度。
搜索慢可能是輸入關鍵詞錯了,要確保沒錯,拿不準就用首字母輸入讓機器匹配。機器性能和軟件也會影響搜索,有的支持模糊搜索能提高精度。
規劃慢是因為要根據距離和遠近規劃,基本都有進度百分比提示,規劃出問題可能是軟件的事,得換新版。
刷新慢是硬件問題,要買刷新率快的,好的能 1 次/0.1 秒,不然會“漂移”。
導航儀可能有誤差,因為地圖軟件滯后,城市變化快地址可能不對,一般有記憶功能能記錄新地方,也能手動選目的地。
同價位導航儀硬件差不多,重點看軟件,主流軟件像凱立德、道道通、高德、NavInfo 各有特點,多對比選適合自己的。
別光看附加功能,像道路擁堵預警有用,CMMB 看電視可能有安全隱患。
注意 GPS 和 GPRS 的區別,GPS 定位,GPRS 傳輸數據。
選的時候注意準確性,像信號接收靈敏度、軟硬件兼容性穩定性、操作界面人性化、抗電子干擾、防水防震、電池壽命、屏幕顯示效果都重要。
還得看包裝配件全不全。分辨率和屏幕尺寸也得考慮,比如 3.5 英寸一般是 320*240 分辨率,4.7 或 5.0 英寸 800*480 分辨率主流。
屏幕反光和材質有關,分辨率相同的導航軟件,不同尺寸屏幕可能通用。擋風玻璃大小、功耗、清晰度等決定屏幕尺寸,4.7 或 5.0 寸較合適。
正版機地圖升級途徑多,水貨機多是破解版難升級。地圖要能實時更新,搜星要快,有語音支持更安全,屏幕不能反光,尺寸得適合車。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自卸汽車是通過液壓或機械舉升實現自行卸載貨物的。發動機通過變速器、取力裝置驅動液壓泵工作,高壓油經分配閥、油管進入舉升液壓缸,推動活塞桿讓車廂傾翻,后向傾翻較為常見。并且能通過操縱系統控制活塞桿運動,使車廂停在任意傾斜位置。卸貨完成后,車廂
15萬以內的奧迪車內飾質量較為出色。以奧迪A3為例,車內大面積采用軟質材料,帶來舒適的手感與良好的質感,還有多種材質裝飾條可選。中控布局合理又耐用,7英寸中控大屏搭配MMI系統旋鈕,操作方便,彩色儀表盤盡顯科技感。方向盤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
電子駕駛證在國外并不都能使用,其使用情況因國家和地區而異。目前,部分國家如美國的一些州、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州、韓國等已在推廣應用電子駕照,但即便在這些地方,使用時也有特定條件和范圍。而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并不承認電子駕駛證。所以計劃在國外駕
寶馬和 AMG 在操控上存在明顯差異。寶馬 M 系列以卓越操控聞名,注重車身配重優化,通過精準轉向反饋與穩定懸掛系統,帶來良好駕駛樂趣與公路性能,像寶馬 M5 的 xdrive 四驅和多連桿懸掛提升了操控穩定性。而 AMG 動力強勁,奔馳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