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由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汽車)打造的四條自動駕駛小巴接駁線路,在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開通投入運營,將智能交通服務拓展至教育、民生、企業通勤和旅游四大場景,為市民和游客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體驗。

東汽車自動駕駛小巴停靠點
為確保運營效率與服務質量,將根據各線路需求靈活調配車輛。教育、民生線路分別從軍山新城管理辦公室門口、小軍山地鐵站發車,各投入8臺運營車;企業線路從東風公司地鐵站發車,投入6臺運營車;旅游線路從小軍山地鐵站發車,開通當天投入2臺運營車,周末增至7臺。車輛顯示屏和車身標注了行駛路線與停靠站點,方便市民識別與乘坐。
目前,東風汽車已累計在武漢投入80臺Sharing- Bus自動駕駛小巴運營。本次4條線路調試過程中,東風汽車的工程師們在1個月內對車輛進行運維整備,嚴格把控每一個技術細節,定期檢查車輛部件,確保車輛處于最佳運行狀態。此外,技術人員反復測試四條線路運營中的每一種場景可能性,持續對自動駕駛系統進行點檢調參、測試,確認每個環節,保障Sharing-Bus自動駕駛系統的精準和穩定。在車輛運營整備上,工作人員與主管部門精心規劃線路,合理設置站點,全面系統培訓隨車安全員,確保四條線路順利開通運營,為市民和游客帶來全新的出行體驗。

東風汽車自動駕駛小巴行駛在道路上
此次開通的四條線路,不僅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多樣化的出行選擇,也為武漢“雙智”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后續,相關部門將依據運營情況和群眾需求,通過智能化平臺靈活調整線路與車輛數量,探索商業化運營模式,助力武漢打造高效、智能、綠色的城市交通體系。
隨著汽車行業進入“智能化”的下半場,東風汽車正不斷拓展智能化技術應用場景。目前,東風汽車已實現L2+級智能駕駛產品的自主量產,車路云一體化技術已經在15省、35市運營;與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公司聯手,積極打造智能出行生態圈;東風無人集卡助力廈門遠海碼頭和武漢陽邏港邁入‘智慧港口2.0’時代,將“中國方案”推向全球;牽頭發布了行業規模最大的端到端自動駕駛開源數據集,為行業打造高階智駕提供寶貴數據資源。
在全球智能化競爭的大格局中,東風汽車將憑借對智能化趨勢的敏銳洞察,在智能化應用上不斷探索實踐;同時積極響應國家戰略,發揮央企責任擔當,不斷推動智能技術創新,為建設汽車強國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