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吉利雷達與江蘇農墾蘇舜集團智慧農業戰略合作簽約暨首批吉利雷達長續航飛手版交付儀式在南京舉行,雙方宣布達成1000臺新能源皮卡采購協議,并交付首批車輛。本次戰略合作,不僅是企業間的一次攜手,更是低空經濟與智慧農業領域的一次里程碑,將成為科技賦能智慧農業的第一標桿。

活動現場,吉利雷達CEO凌世權與江蘇農墾蘇舜集團董事長曾慶業登臺致辭,雙方簽署戰略協議并為合作揭牌。凌世權在致辭中指出,當前農業正經歷從“傳統耕作”向“智慧賦能”的跨越式升級,而低空經濟與新能源技術的結合,為破解農業生產效率低、成本高、污染重等難題提供了全新路徑。他表示:“雙碳目標與鄉村振興戰略的交匯,正在催生‘地面裝備智能化、空中作業無人化、數據管理云端化’的農業新生態。吉利雷達與江蘇農墾的合作,正是這一趨勢下的重要實踐。”

長期以來,吉利雷達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與低空經濟的深度融合,以前所未有的技術力量重塑農業生產方式,為破解傳統農業"高能耗、低效率、弱協同"的難題提供全新路徑。依托新能源皮卡智能平臺、能源平臺、物聯平臺的三大平臺屬性,吉利雷達聚焦農業無人機作業、智慧城市巡檢、農田智慧物聯三大場景,而此次合作將吉利雷達的新能源技術優勢與江蘇農墾的農業場景需求深度融合,重構數智化作業的核心邏輯,為其提供一體化最優解決方案。

本次吉利雷達長續航飛手版在現場進行了交付。作為全球首款專為飛手定制的新能源皮卡,雷達地平線651km長續航飛手版憑借三大核心技術平臺,為數智化作業提供了“能源交互、智慧物聯、多功能拓展”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其100度超大電池組支持651km超長續航,搭配21kW 380V工業級外放電功能,可滿足單日70+架次無人機充電需求,效率較傳統燃油發電機提升2倍,成本則從每度電4元驟降至0.5元。這一突破不僅解決了無人機作業中頻繁充電、噪音污染、高能耗等痛點,更為數智化規模化作業提供了經濟高效的能源保障。

在智慧物聯生態方面,吉利雷達通過車機系統與云端管理平臺的深度整合,實現了無人機作業數據的實時共享與精準分析。飛手可通過車載大屏遠程操控無人機、規劃作業路徑,并借助大數據優化噴灑方案,降低人力成本30%以上。

作為活動亮點之一,首批交付的長續航飛手版皮卡與現場連線進行了實地作業演示。在淮安三河農場的廣袤稻田上,無人機從皮卡頂部停機坪緩緩升空,精準完成噴灑作業后自動返回充電。駕駛員候師傅在車內通過智能語音交互系統實時監控作業進度,他感慨道:“以前用燃油車發電,噪音震得耳朵疼,一天下來頭疼得厲害。現在開著這車,空調隨便開,還0噪音,充電快得像加油一樣,真是太方便了!”

吉利雷達與江蘇農墾的合作,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突破,更是對農業現代化發展路徑的積極探索。江蘇農墾蘇舜集團董事長曾慶業表示,此次合作將加速農墾機械化、智能化進程,推動“人、車、機、云”協同作業模式的普及。
吉利雷達計劃在年內深化與江蘇農墾的合作,推動“車-機-云”智能巡檢系統在農田管理、災害預警等場景的落地應用。公司還將于下周上海車展發布雷神混動版皮卡,進一步完善新能源全場景解決方案。凌世權在總結發言中表示:“我們將以電動皮卡為支點,推動低空經濟與智慧農業深度融合,讓科技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當新能源皮卡化身‘移動能源站’,無人機變成‘數字農夫’,傳統農業的邊界將被徹底打破,中國農業的智慧化轉型也將迎來新的春天。”

此次簽約儀式不僅為雙方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更向行業傳遞了明確信號:在“雙碳”戰略與鄉村振興的雙重驅動下,新能源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農業生態。吉利雷達憑借其前瞻性的技術布局和生態整合能力,正引領中國智慧農業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從田間地頭的充電作業到城市上空的巡檢巡航,從智慧農業到生態保護,新能源皮卡與低空經濟的結合,正在為中國乃至全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探索出一條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