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行業加速變革的浪潮中,采埃孚作為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通過一系列戰略布局和技術革新,加速實現本土化與智能化轉型。在上海車展期間,采埃孚集團首席執行官柯皓哲博士和采埃孚集團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亞太區運營總裁汪潤怡女士在接受媒體采訪,詳細闡述了公司在本土采購、智能底盤技術研發方面的規劃與舉措。

邁向全面本土化 本土采購也正在加速推進
汪潤怡女士首先表示, “采埃孚一直將中國視為核心戰略市場。我們扎根中國40多年,已經在中國建設了50多家工廠,5家研發中心,僅過去五年就投資近35億歐元。秉持‘在中國,為中國’和‘在中國,為全球’的戰略理念,我們不僅實現了全球先進技術的本地化研發和量產,還將中國的創新技術帶到了全球市場。”
近年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采埃孚以堅韌性和靈活性,迅速響應客戶需求。在鞏固與國際整車廠傳統合作關系的同時,大力加強與本土企業的合作。在乘用車領域,來自中國客戶的新訂單比例逐年上升;在商用車和工業技術領域,目前大部分新訂單來自本土客戶。本地化戰略確保了采埃孚“與勝者同行”。采埃孚以客戶為中心,在中國市場一直持續投資,僅過去兩年就在中國新建或擴建了 10 家工廠并新建了一個研發中心。
不僅如此,采埃孚在本土采購方面的也正在加速推進。汪潤怡女士表示,目前采埃孚的本土采購量已經接近100%,但仍有部分采購受到半導體芯片和特殊零部件產能的限制。為解決這一問題,采埃孚正在與本土芯片公司展開密切合作,期望在一兩年內將大部分產品應用本土芯片,從而進一步提升供應鏈的自主性和穩定性。此外,采埃孚也在積極與供應商探討方案,優化全球產能布局,降低風險。汪潤怡女士強調,采埃孚的本土化采購成果是多年持續努力的結晶,未來將繼續推進這一進程,確保在未來的兩年內實現100%本土化。
智能底盤技術引領潮流,深耕中國市場
在汽車行業智能化轉型的大背景下,采埃孚的智能底盤技術成為其在上海車展上的亮點之一。柯皓哲博士介紹稱,智能底盤不僅配備了動力系統,還在車輛運動的橫向、縱向和垂直三個方向實現了車身運動控制,涵蓋了轉向、制動和懸架的硬件支持。這一全方位的解決方案體現了采埃孚在軟件定義汽車領域的深厚積累。近年來,采埃孚不斷加大在軟件方面的投入,研發了線控轉向、線控制動等新技術,顯著提升了車輛的控制性和智能化。
柯皓哲博士特別提到,采埃孚自主研發的底盤控制軟件cubiX,能夠有效集成智能硬件,實現整體的底盤控制。中國市場對采埃孚而言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柯皓哲博士指出,采埃孚與中國本土車企的合作日益緊密。采埃孚的線控轉向系統已成功搭載于蔚來汽車的ET9上,這標志著采埃孚的線控技術在中國市場的首次量產應用。此外,采埃孚展臺上也有模擬器向公眾展示了線控技術與傳統轉向技術的區別,讓消費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新技術帶來的優勢。
未來展望:持續投入,助力中國產業升級
采埃孚一直認為,中國市場在采埃孚的全球戰略中占據重要地位。未來,采埃孚將繼續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加速本土化進程,推動技術創新。通過與本土企業的深度合作,采埃孚不僅能夠更好地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還將助力中國汽車產業的升級與發展。在采訪的最后,柯皓哲博士強調,采埃孚的技術協同性和本土化戰略將為其在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隨著智能底盤技術的不斷成熟采埃孚有信心在中國市場繼續保持領先地位,賦能全球汽車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