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經進入尾聲,這是車市寒冬的第二年,狀況似乎沒有好轉。11月11日,中汽協發布了最新的汽車銷量數據,對目前的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等內容作了詳細介紹。

數據顯示,10月汽車銷量為228.4萬輛,比上月增長0.6%,比上年同期下降4%。1-10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為667.2萬輛,同比下降17.5%,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8.9%,比上年同期下降3.1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在前三個季度中,雖然汽車銷量同比降幅收窄,但是乘用車市場壓力依然很大,車市寒冬并未踩住剎車。因此為了保證市場份額,不少車企包括合資品牌正全面下探。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上市的116款乘用車型中,就有12款新車的起售價在10萬元以內,其中不乏來自像本田、起亞、雪佛蘭這樣的合資品牌汽車。再加之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下降,使得如何繼續保持品牌的優勢在車市寒冬中穩步前行,成為自主品牌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不過在自主品牌的銷量數據中,長安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實現銷量增長的車企之一。據了解,長安在10月份售出7.57萬輛汽車,銷量環比增長達到8.55%。在汽車之家的10月份SUV銷量排行榜上,長安CS75憑借25063輛的銷量排名第二,并且實現了67.4%的銷量大幅增長。

與此同時,長安今年剛上市的另一款SUV車型CS75 PLUS也躋身10月購車熱度排行榜Top10。根據汽車之家的數據顯示,長安CS75 PLUS在12-15萬元檔次的SUV榜單上排名第二,僅次于本田XR-V。

值得一提的是,在15-20萬元SUV熱度Top10榜單上,僅有長安CS75 PLUS一款來自自主品牌的車型上榜。

而長安之所以能夠在合資品牌價格不斷下探的情況下,還能在堅守價格底線的同時,保持不錯的銷量成績,得益于品牌對汽車設計以及品質的堅持。
長安是一家技術導向型企業,憑借技術實力領跑,今年上市的長安CS75 PLUS就是一款“技術過剩”的車型,長安直接將其定義為滿足用戶未來需求的“明日座駕”。

為什么說是“明日座駕”呢?從外觀上來看,長安CS75 PLUS延續了御岳概念車的設計語言,采用蝶翼式前臉設計,夸張的進氣造型,嵌入網狀結構,彰顯無與倫比的兇猛犀利。狹長的前大燈與車尾鳳凰火焰造型的尾燈相呼應,極具辨識度。車身側面的雙腰線與飽滿的面型營造出靈動的光影效果。整車造型帶來超前的運動觀感。

在內飾設計方面,長安帶來了“沉浸式三聯屏”:中控臺區域的兩塊12.3英寸的全高清視網膜大屏以及在駕駛員左側觸屏式的控制區,“三聯屏”的設計讓駕駛員的操作更加便捷、視覺更加寬廣。據了解,車內座椅由長安汽車意大利造型中心歷時3年根據人體工程學打造,并提供了前后排一體式頭枕與分體頭枕兩種風格設計,用戶可以依據自身訴求進行選擇。

充滿運動氣息的外觀設計與科技感十足的內飾配置,讓長安CS75 PLUS這款SUV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在車市寒冬的當下,眾多車企都遭遇了銷量下滑或增速放緩的難題。而長安卻逆勢增長,憑借設計上的創新以及配置上的提升,讓長安的CS系列、逸動系列等車型依舊能保持市場不錯的口碑。同時,吉利、長城等自主品牌也開始推陳出新,力求在設計上打出自己的產品差異化。
在時代大背景下,未來的車市走向整體依然寒冷,但部分車企正逐步回暖。相信在未來車市中,以長安、吉利、長城等為代表的自主汽車品牌,也能夠依靠設計贏得市場的認可,讓國人感受到中國設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