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成為高顏值黑馬? 奕炫競爭力分析
盡管產品力有底氣,假如消費者對轎車的需求不大,那么產品力再好也恐怕會受限于品牌知名度,難有用武之地。但正當我們以為SUV逐漸成為主流的時候,數據卻告訴我們,事實上并非完全如此。
乘聯會數據顯示,自從2017年SUV市場占有額突然從37.6%攀升到42.5%之后,2018年和2019年的1-8月份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徘徊在42%-45%之間。另一邊廂轎車的占有額在近兩年也比較穩定,徘徊在49%-50%附近。轎車仍然是汽車市場的主力,偏科SUV市場對于廠商來說絕非一個明智的選擇。
反觀東風風神品牌,轎車陣容已經有超過兩年的時間沒有進行迭代,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了SUV車上。亟需一輛產品力上能擔當門面、銷量上能獲得長足發展的轎車來重新奪回市場份額。這也是為什么東風風神幾乎將所有最好的資源都投在這款車上:全新的CMP平臺、全新的WindLink4.0智能系統、全新的外觀設計語言等等。
盡管在產品力方面投入的精力很多,但奕炫的定價依然“謙虛”,搶先支付價6.49-9.59萬元與同級別的吉利繽瑞、長安逸動仍然維持著相近。而這個價格段也是自主品牌緊湊型轎車最容易捕獲支持者芳心的價格段,因為一旦進入12萬元,就開始觸碰到合資緊湊型轎車的起售價。很顯然,東風風神也希望奕炫能成為一款“走量”的車,有沒有這樣的本事?與競品對比之后便知。
上文已經提到,10萬以下的轎車市場不乏強勁的對手,基于BMA平臺打造的吉利繽瑞,以及搭載了最新藍鯨動力1.4T發動機的長安逸動,都是與奕炫價格相近的對手。通過對三車進行對比,我們便知道奕炫在同級別市場中有什么優勢。
先從外觀看起,奕炫是頗有先聲奪人的趨勢,前臉的設計很大程度地還原了概念車e.π的設計語言,車尾也采用了溜背造型設計,整體的觀感十分年輕化、運動范兒。相對而言,繽瑞的設計則相對保守,沿襲了吉利家族式的回字形中網,車身線條也較為圓潤,外形相對內斂。逸動也是運動化取向,其蝶翼式的中網在動感之余還多以一絲優雅,前臉設計很高分,但車尾的亮點則相對少了一點。從外觀來優先級排序的話,筆者認為會是奕炫、逸動、繽瑞這樣的順序。
看完外觀再看一下實用性,三車在尺寸數據上十分接近,軸距尺寸均超過了2670mm,屬于緊湊型車當中的“加大碼”。受到溜背式車尾設計的影響,奕炫的車身長度是三車中最小的,但這并不影響其車內空間。從三車的后排空間來看,都屬于中規中矩的表現,能夠滿足日常家庭使用。
配置方面,以奕炫、繽瑞、逸動的頂配車型作為對比對象,通過參配表格的對比,發現奕炫在配置上的優點頗多。首先在主動安全配置方面除了車道偏離預警和車道保持輔助以外還有一個道路交通標示識別。自適應巡航方面奕炫能支持全速域的支持,而且擁有同級別少見的360°全景影像。當然了再舒適性方面,奕炫還提供了一個后排出風口,另外兩臺車都沒有配備。還有諸如轉向輔助燈、車內氛圍燈、感應雨刷等配置,三款車當中都只能在奕炫身上找到。
動力布局方面奕炫搭載了1.0T和1.5T兩款發動機,匹配5擋手動變速箱或6擋雙離合變速箱,繽瑞則搭載1.0T和1.4T兩款發動機,匹配6擋手動、CVT和6擋雙離合變速箱。逸動則在搭載1.4T發動機以外還提供一副1.6L自然吸氣發動機供選擇,匹配5擋手動、6AT和7擋雙離合變速箱。三款車均搭載了較為主流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尤其是奕炫的1.5T、繽瑞的1.4T以及逸動的1.4T車型,動力輸出更有底氣。
奕炫發動機
在三車均搭載各自最大排量發動機的前提下,奕炫的最大功率是150PS、繽瑞是133PS、逸動的最高,達到158PS。但不能忽略的是三車當中奕炫的車身重量是最低的,僅為1.2噸出頭,而繽瑞、逸動的車身重量均超過1.3噸。雖然還未對奕炫進行實測,但從賬面上來看,奕炫的動力儲備是更有優勢的。
可以看出,無論是外觀、空間、配置亦或是動力,奕炫跟同級別的對手對比起來都絲毫不占弱勢。而且基于全新平臺打造的奕炫也有望在行駛質感上更加貼近歐系駕車的穩重扎實??梢钥闯?,東風風神對于奕炫這臺緊湊型轎車投入了很多心思。以目前不足10萬元的價格來看,奕炫在同級別車型當中競爭力絲毫不占弱勢。(文:太平洋汽車網 杜炬豪)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