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ET7/坦克300等 這20款新車不得不看
新車在外觀上與現款車型保持一致,不過在動力方面進行了升級,驅動電機最大功率從此前的40kW提升至50kW。
新車外觀延續了“星際幾何”設計語言,撞色車身分成上下兩部分,營造出懸浮座艙的視覺效果。前保險杠處采用獨特的“凹”形設計,“回”字形大日行燈和豎狀轉向燈,相當具有科幻感,而且車身前側后都充滿了圓角矩形元素,更符合女性用戶的審美需求。
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2894/1660/1600mm,軸距為2020mm。新車還提供了五種不同顏色的車漆配色,以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可選。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的驅動電機可輸出的最大功率50kW,并提供了31.9kWh和41.1kWh兩種電池容量可選。
新車的動力再次升級,從現有的40kW提升到了50kW,在外觀上滿足一、二線城市年輕消費者的同時,性能方面也應有更高的追求,畢竟KiWi EV與MINI EV之間的價格差,足以區分出不同的消費人群。
新車在外觀造型上延續了新款榮威RX5 PLUS的設計風格,但在細節上加入了一些專屬的標識,動力方面將搭載1.5T插混系統。此外,新車有望命名為「榮威RX5 ePLUS」。
外觀方面,新車前臉加入了綠色的飾條橫貫整個中網上沿,搭配大面積的進氣格柵,呈現出的視覺沖擊力更強。車尾部分,新車在車頂配備了全新樣式的后擾流板,尾燈采用了熏黑設計,并同樣帶有綠色的飾條,與車頭造型相呼應。
內飾方面,新車預計與新款榮威RX5 PLUS內飾相同,采用大尺寸豎型中控屏設計,具有一定的科技感。此外,新車還提供了不同格柵的標識,以及不同造型的輪圈可選。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一臺最大功率為124kW的1.5T發動機,峰值扭矩為250N·m。有了電動機的加持,系統綜合功率為224kW,峰值扭矩480N·m。
單看榮威RX5 PLUS燃油版車型,就呈現出了強大的產品競爭力,包括非常時尚的外觀造型,以及豐富的科技配置。而該車由于插混系統的加入,動力更強的同時,油耗更低,這也是燃油車轉型的重要過程。
新車采用了五菱銀標設計,并在車身側面增添了GB(Gameboy)的標識。
從外觀來看,該車基本沿襲了現款宏光MINIEV的設計語言,但其前臉下方采用了封閉式的設計,與此前推出的馬卡龍車型會有所不同。此外,新車還將五菱logo由紅色變成了銀色,成為五菱銀標車型,輪轂也經過了全新設計。
車身配色方面,該車還提供了白車黑頂以及黑車白頂兩種配色方案,尾柱上的GB標識表明這款車的特殊版屬性。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2997/1493/1604mm,軸距為2010mm。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的驅動電機,可輸出最大功率為30kW,相比此前20kW的電機有所升級,并采用磷酸鐵鋰電池組。
新車作為MINI EV GB版車型,同時換裝了五菱全新的銀色車標,其未來的定位相對于普通版車型更為高端一些,但隨著價格的升高,產品競爭力方面也會相應削弱,因為消費者變得更加的理性了。
新車同樣是基于長城炮皮卡打造而成,但最大的不同是采用了單排座艙的車身布局,使后備箱的空間盡可能的擴大,可裝載大型機車等物件。
新車前臉的造型與乘用版長城炮相似,依舊是多條幅的鍍鉻飾條加上大尺寸標識組成的進氣格柵,并沒采用特別激進的前杠設計,這也符合新車的產品定位。
從車身側面看出,新車由于采用了單排座艙,貨廂的長度得到盡可能的拉長,這也恰好契合了新車的用途。
由于新車產品的屬性原因,從此前的信息得知,新車在超大尺寸的后備箱中會提供專門用于固定摩托車的卡槽,這就很好的解決摩托車在運輸過程中損壞的風險。此外,新車還提供液壓裝載和絞盤牽引兩種裝載模式,很好的解約了單人裝載問題。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長城GW4C20B型號的2.0T汽油渦輪增壓發動機,可輸出最大功率145kW,并搭載博格華納提供的四驅系統。
長城炮家族又一款特別車型,單排座的車身布局,使貨箱盡可能的加長,為裝載摩托車騰出了寬敞的空間。長城炮系列由于擁有著較好的市場口碑,正瞄準這每一個細分領域,讓你的生活中總有一輛「長城炮」會滿足你。
新車相較于新款榮威iMAX8,其四座版的座椅布局,能夠為后排乘客提供寬敞的乘坐空間,同時還帶有隔斷系統、顯示屏等諸多配置。
外觀方面,新車采用了“榮麟”標識的中網設計,搭配雙色的車身涂裝,足以彰顯其四座版車型尊貴的身份。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5016/1909/1782mm,軸距的長度為3米。
內飾部分,榮威iMAX8四座版的后排座椅位置有所靠后,從而帶來了巨大的乘坐空間,并配備了隔斷系統、顯示屏以及折疊桌板等豪華配置。
動力方面,新車將會繼續搭載2.0T發動機,可輸出最大功率172kW,峰值扭矩360N·m,與之匹配的是8速自動變速箱。
新車的內飾由于采用了四座的布局,整體的裝飾將更加的奢華,包括座椅可以完全的放平、木質地板、隱私隔斷系統,讓后排的乘客盡可能的享受到豪華的體驗。
在新能源的浪潮撲面襲來之時,傳統車企不斷的進行架構升級,著急忙慌的推出全新的混動車型,就怕趕不上這魚龍混雜的末班車。新勢力造車在硬件和軟件的「軍備競爭」中不斷展示最新的科技實力,不動聲色的顯山露水。而到底誰才是最后的贏家,是先發制人搶占先機,還是厚積而薄發,我們拭目以待!
(文:太平洋汽車網 崖雍)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