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自動駕駛PK,中國將發揮“基建狂魔”本色!
說完技術路線,接著來說說兩國自動駕駛領域內的企業關系,這和技術路線有著莫大關聯。
前面提到,中國走的是依賴大量配套基建的網聯式自動駕駛路線,這意味著什么呢?首先,這絕非一家或者幾家企業之力所能完成的事,而是需要進行極為復雜的多領域技術融合;其次,但凡涉及大基建,那么政府部門便會扮演重要的角色。
既需要企業之間彼此密切配合,又有政府支持,那么結果不出意料,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會形成強分工狀態,大家合力干一件牛逼的事。
于是乎,自動駕駛芯片、自動駕駛AI算法、計算機視覺、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高精地圖、5G通信、智慧交通指示燈、智慧路燈等各個領域,都有擅長的企業在攻克,國內就這樣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供應鏈。
當然,局部競爭肯定還是會有的,但不至于像美國企業那樣,大企業與大企業之間互撕、互諷、互挖墻腳。
眾所周知,美國文化崇尚競爭,在自動駕駛這個未來的巨大新興市場蛋糕面前,各家企業表現更是如此。
比如谷歌Waymo,倚仗自己技術領先,背后母公司家大業大,不僅做算法、地圖這些軟件,甚至還自己開發TPU自動駕駛芯片、高線束激光雷達等核心硬件。另外,還曾經多次透露,商業模式將包括提供出行服務、物流/自動駕駛卡車、城市公交以及授權汽車制造商使用自己的自動駕駛系統等等。
這副幾乎是要通吃的架勢,使得谷歌Waymo一時間成為整個行業的“公敵”,被通用、福特、Uber、英特爾等群起反抗:
2015年2月,Uber和自己的大金主谷歌撕破臉皮,正式宣布要進入L4級自動駕駛領域,此后,不停地從谷歌那里挖人,包括曾經谷歌自動駕駛的核心人物Anthony Levandowski,并且把后者創辦的自動駕駛卡車公司Otto收入囊中,吃官司賠錢都在所不惜;
2016年3月,通用汽車不滿谷歌的“羞辱”,以10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Cruise,后來發展成為了谷歌Waymo在美國市場的最大勁敵;
2017年初,福特汽車同樣以10億美金的價格收購了另一位谷歌“叛徒”Bryan Salesky創辦的Argo AI;
2017年3月,英特爾153億美元收購以色列ADAS供應鏈公司Mobileye,后來還跟寶馬以及德爾福達成同盟……
總而言之,我們國內的自動駕駛公司整體上一派和諧,大家各有幾畝“田地”要耕,而美國公司之間則是各種不服,爭得不可開交。
不過話說回來,美國自動駕駛相關公司之所以能夠在自動駕駛領域所取得顯著領先,一方面取決于起步早且技術實力強,另一方面也跟這種強競爭的市場環境不無關系。
中美兩國自動駕駛技術的領軍企業分別是百度和谷歌,這個應該大家都沒什么異議。
谷歌Waymo走的是封閉式路線,致力于將自家的自動駕駛打造成類似于蘋果IOS系統的存在,然后應用到多種類型車輛上面以及多種場景之中,構建一個完全由自己主導的封閉生態,然后錢盡量都進自己口袋。
百度Apollo選擇了與谷歌相反的路線,運用開放生態將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立志成為未來汽車行業的“安卓”。
百度Apollo的核心思路是通過算法開源和模擬仿真測試平臺免費等方式,讓更多企業和開發者使用,以此獲取大量數據的喂養,不斷提升AI算法能力,然后吸引更多開發者使用,占領更大市場,如此反復循環,力爭快速趕上甚至超越對手。
在百度Apollo的商業模式中,不賺賣車的錢,不賺出行運營的錢,不賺自動駕駛系統集成的錢,也不賺系統深度定制的錢,他們認為,通過云計算、3D高精地圖、智能語音、車載OS系統等服務就已經足夠,畢竟中國市場足夠大,薄利多銷也能賺個缽滿盆滿。
正是憑借這樣開放、互利的態度,當下百度Apollo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強大且優勢互補的朋友圈,里面包括一汽、東風、比亞迪等傳統汽車企業,英偉達、英特爾、地平線等自動駕駛芯片供應商,博世、大陸等汽車零部件巨頭,Velodyne、禾賽、速騰聚創等激光雷達供應商,神州租車、首汽約車等出行運營商,智行者、Momenta、新石器等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截至目前,預測總計已經超過200家相關企業或單位。
Momenta創始人曹旭東曾表示,加入了百度Apollo生態后,他們在計算機視覺領域能夠給Apollo平臺賦能。反過來,借助Apollo生態,他們能夠為很多車企服務,做深度定制的自動駕駛系統,所以這是一個有望共贏的合作。
智行者聯合創始人李曉飛坦率地說,使用Apollo生態里的3D高精地圖,能夠更快地幫助他們打造園區場景的低速無人駕駛車輛。使用Apollo仿真模擬平臺,則讓他們的算法開發效率至少提高2倍以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FMA架構賦能,“新國民家轎”初露鋒芒
FMA架構賦能,“新國民家轎”初露鋒芒
liuhaifeng
- 2四款銷量王牌的緊湊型SUV 買哪臺的低配版最劃算?
- 3新款本田雅閣官圖解析 科技配置是亮點
- 4當全尺寸SUV遇上溜背 寶馬X8實車首次曝光
- 5東風日產新一代奇駿2021年三季度上市 全面革新
- 6特斯拉Model Y 7座版11月投產 加一座1萬元
- 2四款銷量王牌的緊湊型SUV 買哪臺的低配版最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