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車談:360造車,特斯拉4月銷量環比暴跌27%
要點速讀 |
事件回顧:5月11日,360官方正式宣布投資哪吒汽車,并將領D輪融資。在完成全部投資后,360將成為哪吒汽車的第二大股東。這也是繼百度、阿里、小米、創維等科技公司跨界造車的又一位新秀。
詳情解碼:
關于360聯合造車,其實四句話就能搞懂了。
(1)為什么造車?造車是互聯網行業未來的主旋律,將產生全新的業態、全新商業模式、全新的產品形態和體驗,360董事長周鴻祎表示不想錯過這個風口。
(2)怎么造車?360將為哪吒汽車提供資源、人才、技術和理念,主要將會負責汽車安全、智能駕駛、數字座艙、云服務等方面與互聯網相關的產品,還將收購智能駕駛公司賦能哪吒汽車。
(3)誰來掌舵?周鴻祎將會與哪吒汽車CEO張勇組成汽車界的產品經理CP。即周鴻祎多年做智能產品的成功經驗、失敗的教訓和互聯網思維,互聯網用戶運營的想法和傳統造車的產品經理進行融合。
(4)造什么車?為誰造車?360與哪吒汽車希望能夠給很多還沒有賣車的家庭、普通人,甚至是低收入人群提供智能汽車產品(10萬元左右),但在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能夠與三四十萬元的車型持平。
這樣的造車初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小米,這位不久前也宣布押注全部家當和力氣的后來者,定位同樣專注平民化市場,創始人同樣是來自互聯網科技領域的風云話題人物。只不過與獨立自己造汽車品牌的小米不同,360走了一條更為保守的道路。
對于360來說,聯合造車是必然。一方面是錢的問題,獨立造車的小米營收2459億元,360在2020年總收入116.15億元,對360來說,投資某家現有制造研發能力的車企就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方面是360本身業務導致,相比小米具備完善的智能生態,從智能手機到智能家居到智能辦公用品,360業務雖然有智能硬件業務,但主業還是互聯網安全服務,與汽車的關聯性和延伸度不及小米。畢竟很多人看來,現在的汽車就像是“四個輪子+一臺手機或電腦”。
第三方面是群眾基礎的問題。在發布會上,小米發起了一項對造車支持度的調查,受訪的上萬人中支持率高達92%,每年有上億臺手機出貨量作為用戶觸點,其中更有“米粉”發出了“只要小米敢造他就敢買”的豪言。相比之下,360群眾基礎就薄弱很多,如果一旦獨立造出“360汽車”,擁護的人群想必會比小米少。
第四方面是360曾經歷過造手機的失敗,深知在硬件制造的不足,所以周鴻祎直言自己不能造車。360既不會用自己的品牌造車,也不會用主力去造車。
所以,“哪吒360汽車”的存在合理性最高。而哪吒汽車本身就處于造車新勢力的第二階梯,今年4月,哪吒汽車銷量為4015輛,與理想小鵬大概相差千輛;今年1-4月累計銷量為11458輛,而威馬汽車1-4月銷量為14608輛,差距也不大。
再加上,哪吒汽車的創始團隊包括方運舟、張勇等人是中國傳統車企中最早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人,在傳統制造、供應鏈管理積累了一定經驗。無疑360與哪吒汽車的結合就是補弱增強的雙贏局面。
事件回顧: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今年4月銷量為25845輛,環比3月下降27% 。這是自特斯拉3月爆發剎車門事件后的首份成績單,但實際上4月銷量下滑并非主要是負面消息的原因,而是另有其因。
詳情解碼:
首先,特斯拉并非是4月銷量下跌的獨例,從4月純電動車的上險數來看,TOP10包括五菱宏光MINIEV、歐拉黑貓、奇瑞eQ1、比亞迪漢EV連同Model 3和Model Y環比3月都有明顯的下滑。乘聯會分析這是因為市場季度銷售特征所致,季度首月通常是廠家訂單和產量的調配期,交付量比季度末也會減少。
參考特斯拉去年4月的銷量來看,也從3月的10160輛下降至3635輛,環比跌幅達到64.2%。
其次是特斯拉產能調整的原因,此前上海工廠曾對Model Y生產線停產兩周進行產線設備升級,導致損失大概1萬的產能;此外,特斯拉中國還加大了特斯拉Model 3的出口車型,銷往歐洲、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等,使得出口量創下新高達到了14174輛。
出口增多,內銷減少,這也是特斯拉4月銷量下滑的原因之一。
雖然特斯拉的剎車負面影響并沒有反映在4月銷量上,但并不代表就此幸免。以發生過碰撞負面新聞的帕薩特為例,要等幾個月后銷量才腰斬。所以,對于特斯拉而言,還要等5月、6月的銷量數據出來才能做出更客觀的判斷。
作為特斯拉的靈魂人物,馬斯克對此似乎并沒有太著急,前幾天還在美國著名喜劇綜藝節目SNL《周六夜現場》貢獻了自己綜藝首秀。相比之下,不少投資機構已經對特斯拉的未來憂心忡忡,最大憂患在于特斯拉在中國出現了市場份額被蠶食的跡象。
比如從造車新勢力來看,蔚來汽車4月份共交付7102輛,理想汽車4月份交付量達到5539輛,小鵬汽車銷量為5147輛,三家加總達到了17788輛,與特斯拉的差距不斷在縮小。而從單一車型來看,特斯拉兩款車型的上險數量排名也被歐拉黑貓和廣汽埃安Aion S所超越。
事件回顧:5月12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與有關部門起草了《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這意味著智能汽車上的數據安全即將得到規范監管。
詳情解碼:
首先,《規定》車數據安全管理歸口到網信辦,涉及汽車數據的相關事項明確了主管機關。其次,《規定》對重要數據、運營者、個人信息等概念有了較為明確的定義,消除了企業疑惑。第三,《規定》對汽車數據收集、分析、存儲、傳輸、查詢、利用、刪除等行為提出了規范要求,對企業相關活動做出了行為指引。
此外針對數據存儲方面,《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個人信息或重要數據應當依法在境內存儲,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通過國家網信部門組織的數據出境安全評估。
規定發布后,作為處于輿論中心的特斯拉在微博轉發了相關消息,并且表示對此支持和影響。自今年以來,特斯拉先后發生了兩起有關安全數據的事件。首先是3月初爆發的,疑似在車內安裝攝像頭“監控用戶”的風波。而在3月底,又傳出了國內部分單位和大院禁止特斯拉汽車進入。
在中美關系遇冷,作為獨資美企,也是智能汽車暢銷大戶,特斯拉的身份敏感且尷尬。即使拋開特斯拉的身份不談,特斯拉或者說其他智能汽車本身就存在著重大的安全漏洞。
在2019年3月,兩名從事汽車安全工作的黑客就專門購置了一臺白色的特斯拉Model 3事故車,展開研究:通過掃描這臺事故車的車輛控制器,獲得了該車輛的大量數據,包括智能移動設備的通訊數據,如通訊錄、電子郵件地址信息、行程記錄的日歷與安排等等,最后查到這輛特斯拉曾歸屬于大波士頓地區的某建筑公司。
更可怕的是,黑客通過掃描獲知的數據便能理清這家建筑公司的全部員工人事關系,甚至是所有員工的家庭關系,所有人的隱私就相當于赤裸地暴露在外。
不過在今年4月,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透露,特斯拉大中華區計劃于6月底,在上海建立國內第一個數據中心,專門用來處理從國內特斯拉電動汽車收集的數據。
事件回顧:近日,各大車企紛紛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的財報,整體來看,絕大部分車企都迎來了積極的信號,營收都實現了大幅正增長。
詳情解碼:
中國車企方面,上汽、比亞迪、長安穩坐前三甲,此外廣汽、長城以及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業績上升。
德系車企方面,大眾汽車集團一季度銷售收入為623.8億歐元,同比增長13.3%;營業利潤為48.12億歐元,稅后利潤為34.14億歐元,都有明顯提升,營業銷售回報率為7.7%;戴姆勒集團營業收入增長10%,凈利潤達42.9億歐元(約337億元人民幣);
美系車企方面,通用汽車凈收入達325億美元;凈利潤達30.2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暴漲928%;特斯拉實現營收103.89億美元,同比增長73.58%,凈利潤4.38億美元;
日系車企方面,公布的則是2021財年(2020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的財報,其中豐田汽車凈利潤為2.25萬億日元,同比增長了10%。本田預計營業利潤將下跌18%;日產虧損額創下紀錄,達到了1507億日元。
可以看到全球汽車行業均逐步呈現復興態勢,特別是中國已經成為汽車市場的消費擔當,越來越成為國際車企賴以生存的重要部分。
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95.5萬輛和507.6萬輛,同比增長83.1%和75.1%;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3.3萬輛和51.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0%和280%。
以特斯拉為例,Model 3和Model Y在中國銷量超過6.9萬輛,中國市場占據特斯拉全球銷量的比重高達38%。
未來,中國一定是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的主要戰場,可以看見無論是本土的自主車企,還是美系、日系都加快了轉型升級的步伐,唯獨日系車企速度不急不慢,如今利潤下滑已經敲響了警鐘,轉變刻不容緩。
事件回顧:5月12日,恒大首次公布了專利信息,表示目前已經在在中國及國外總共申請專利3012件,其中已獲得授權專利1355件,這些專利涵蓋純電動底盤構架、懸架系統、轉向控制、制動控制、整車控制、熱管理系統、電芯、電池模組、電池包、電池管理系統、電機和電控、電子電氣構架、車身和內外飾、車聯網、自動駕駛、生產制造、智慧充電等核心領域。
詳情解碼:
5月13日,中國恒大發布公告,以每股40.92港元配售2.6億股恒大汽車股份。配售完成后,恒大汽車前20大股東持股比例降到90%以下,滿足了恒大汽車進入港股通的必要條件。
在經歷了買買買和整合資源后,恒大已同步研發了14款新車,其中9款更是在今年上海車展上亮相。在目前智能電動汽車最為核心的技術上,恒大既是自研動力電池,又是聯手騰訊研發車載智能操作系統,實行兩手抓。
這一番操作下來,截至目前恒大汽車市值已超4500億元,是資本市場最炙手可熱的跨界明星,不得不佩服許老板的跨界資源整合和資本運作能力。接下來就是恒大開始講故事,準備發牌的時候。按照既定的節奏:今年上半年啟動試生產,下半年開始陸續實現量產。(文:太平洋汽車網 曾惠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新款謳歌RDX官圖發布 有望于11月在海外發售
- 2福特Bronco Raptor預告圖曝光 將于2022年發布
- 3售13.98萬元 領克06 Shero粉色特別版正式上市
- 4新款日產勁客官圖發布 將于9月29日天津車展上市
- 5將搭載藍鯨1.5T發動機 新款長安銳程CC藍鯨版官圖
- 6寶馬iX5 概念車曝光 采用氫燃料電池/可抵御手榴彈
- 2福特Bronco Raptor預告圖曝光 將于2022年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