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安門側日見雛形的國家大劇院,到身邊駛過的令人無法不多看幾眼的東風
標致307,來自
歐陸的時尚和創新與我們不再遙遠。而日前更從法國傳來好消息,在第三屆
標致國際汽車設計大賽中,中國大學生鐘亮的作品“ZCC”從世界各地3800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成功進入前十名,入圍最后的金獎角逐大戰。中國年輕的設計師開始了與法國汽車工業設計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在國內外汽車行業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激烈的今天,汽車的獨立設計和品牌研發能力已成為中國汽車工業想要取得長足發展所必須的動力和源泉。在當今的商業社會,創新的外型設計對品牌形象的樹立、提升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對這一概念的理解上,我們不得不承認,法國人當仁不讓地處于絕對領先的地位。

眾所周知,法蘭西是一個銳意創新、不拘一格的民族。漫步巴黎街頭,你會發現,使你嘆服的絕不僅僅是埃菲爾鐵塔、凡爾賽宮、盧浮宮……在那些隨處可見的、最樸實的事物里,你可能更不經意地感受到法國人對品位的獨特追求。從身邊
飛馳而過的樣式各異、個性十足的汽車,到街邊走過的法國婦女或平淡或絢爛但絕對不缺少個性的著裝;從巴黎左岸風情各異的咖啡館到一款款單看瓶子已令人迷醉的香水,法國人對時尚和創新的追求體現在大大小小的方方面面。
這種銳意進取的精神特質,已經完全融入到了每個人的血液之中,并進而深深地影響著整個世界的發展潮流。法國用她獨有的寬容和博大,把這里打造成了追求創新的人們夢想中的天堂。藝術家、哲學家、音樂家、作家、醫生、工程師以及全世界的優秀設計師都曾在這里受到歡迎。
前不久在中國舉辦的“法國百年時尚設計展”上法國總統希拉克的題詞正好道出了其中的關鍵:“一直以來,我們的國家都表現出對創造與想象的情有獨衷,……這是一種創造新形式的能力。由此,呼吸式潛水服、協和飛機、高速火車或者是阿麗亞娜火箭的發明正體現了我們的文化以及法國今天和永遠的精神。”
沒有任何設計比建筑更能集中體現人類的文化理想、藝術智慧與科技水平,特別是它們三位一體的集合面貌。在建筑領域,19
世紀的巴黎城因建筑的繁盛而享有“花都”的美譽,而法國建筑從
現代到當代的發展繼續書寫了它的榮耀,特別是在品質的內涵上成為20世紀世界建筑史上獨特的篇章。
從過去到現在,法國建筑設計從未停止過追求新意、制造潮流。由皮亞諾和羅杰斯設計的蓬皮杜中心,在亮相巴黎的日子里,曾引起巨大的爭議,許多追求時尚的法國人也無法接受這個“肚腸露在外表”的工廠式建筑,但它又鮮明地反映了時代的新變,甚至可以視為60年代末期法國社會變革的視覺結果。
現在,蓬皮杜中心已成了各國游客蒞臨巴黎不能不造訪的文化中心,它集藝術收藏、展覽、圖書館、電影資料等的文化功能連同它本身每年吸引了600萬觀眾。與之相隔20年,由佩雷設計的法國國家圖書館(又稱密特朗圖書館)也是這樣,它由書本開合概念轉換的造型,在人們的爭議中成為
塞納河畔的亮點。
在技術含量極高的航空領域,法國人的創新也從未停止。曾經聞名世界的協和飛機雖然由于商業原因已經告別了藍天,但作為目前為止世界上唯一一種超音速商用飛機,它細長優美的體形,特色新穎的機頭,超過音速兩倍的飛行速度,都給人們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象,為世界航空領域留下了永遠挑戰速度極限的“白鳥”。

而近期初露鋒芒的“空客380”更是一亮相就氣勢逼人,成為了全世界的目光焦點。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它已成為歐洲航空制造業向美國同行挑戰的新巨人。“協和”一向以速度取勝,“空客380”這一次憑的是體積,法國人似乎從來不把攻克技術創新的難關放在眼里。
根植于法蘭西肥沃的文化土壤,同樣與建筑、航空領域的創新意識一脈相承的還有法國的汽車設計。汽車設計是一件復雜的事情,在整個設計過程中要融入各種相關的
知識:
車身結構、制造工藝要求、空氣動力學、人機工程學、工程材料學、機械制圖學、聲學和光學知識,當然更少不了諸如繪畫、雕塑、色彩感等基本藝術功底。法蘭西人對創新
理念的重視、以及其富于創造激情及想象力的氣質在汽車設計上一展無遺。在世界汽車設計的各大門派中,其新穎、獨特的風格至今仍無能出其右者。
與中規中矩的德國車、日本車不同,以豐厚的歷史文化為底蘊、以前衛和浪漫著稱的法國人在設計車型時,對創意元素毫不吝嗇:大膽的顏色、流暢圓潤的車身造型,精細的局部設計足以讓其他車型相形見絀。他們創造出的獨樹一幟的汽車造型一次次的成為對傳統轎車造型的挑戰,既而引發一次次的時尚潮流,使汽車在發揮性能的基礎上充分的藝術化。
法國人對汽車設計創新
理念的重視,從位于巴黎市外的PSA
標致雪鐵龍公司的汽車設計網絡中心可窺一斑。這個設計中心是2004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全名為“汽車設計網絡中心”(Automotive Design Network),簡稱“ADN”。而“ADN”在法語里恰好是“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開頭首字母縮寫,集團的大量汽車也正是在這里孕育。有了這個設計中心的技術支持,在中國投產的東風
標致307承繼了法國的創新傳統,從品質到品位上為中國汽車界增添了新的元素。
這款攜帶著法蘭西原汁原味特色的法國
雄獅,在登陸中國的第一個年頭里,獲得了眾多業內人士和消費者的一致好評,尤其是繼承了法國標致車一貫傳統風格的外形,個性張揚而精致,無論是如雄獅般酷酷的時尚前臉,還是全身流線動感的曲線,都把法國人對創新設計的獨到理解表現得淋漓盡致。
技術上更是創新性的應用了大量的航空技術,尤其是空中客車的計算機技術。豐富的美學內涵、舒適、安全的人性化設計,
東風標致307堪稱向國人展示法國汽車設計領域文化傳乘、探索與創新的代表。
分別作為東西方文化的代表,中國文化和法國文化頗有共性:同樣的寬容和開朗,有著同樣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對外來文化持同樣友好的態度等等。2005年在中國持續一年的法國文化年將通過不同側面把法國和中國的距離拉近,相信無論是從設計理念方面還是對文化創新、技術創新,都會對我們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設計理念上國人要融入新的觀念,要與發達國家盡快接軌,在競爭的時代要用最快的形式加快
超越的步伐”,一個民族,只有銳意進取,才能長久保持它的獨特魅力;一個國家,只有追求創新,才能不斷加強它持續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