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豐田汽車想再續上世紀80年代的輝煌。
近日,它在東京放言:挑戰美國通用汽車全球頭號汽車制造商的地位。這是迄今為止,日本汽車商對美國通用汽車在全球的霸主地位發出的最直接的挑戰。
豐田的這一表態是它在2004年的中期財報會上透露出來的。此消息上周在日經BP社播發后,引起了全球的關注。
豐田說,他們有望在未來兩年內將全球銷量提高25%,并計劃2006年前將其全球銷量由去年的670萬輛提高至850萬輛。
豐田的“四張牌”
豐田這次宣布的1000萬輛的年產量,將在6年后實現。
人們發現,豐田的發力不是靠亞洲新興市場,它在美國干得更出色。記者手上的這份2004年度中期聯合結算報告顯示:豐田的營業額比上年同期增長9.7%,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2.8%,雙雙刷新了歷史紀錄。
豐田的全球銷量同比則增長了12.5%,約為357萬輛。尤其是北美地區,其銷量同比增長22.1%,大約為113萬輛,該地區的營業利潤同比則增長了49.6%。
其中期聯合結算報告發布后,豐田緊接著召開了經營方針說明會,制定了實現挑戰通用的“四張牌”:第一,2010年以前將達到年產1000萬輛的規模;第二,在北美及中國等地區生產和擴大銷售混合動力車;第三,2010年在中國獲得10%的市場份額;第四,2006年將日本國內市場份額提高到45%左右,而去年豐田的這個數字是42.6%。
搶占中國10%市場
豐田的擴張主要來自北美和中國。
最近,豐田高層一直在私下放風:可能在北美建立第七家工廠。
中國則被列入“第3張牌”,豐田計劃,2010年在中國搶占10%的銷售份額。過去的兩年中,豐田對于對手本田在廣州的火爆生產與銷售,確實有一點兒眼紅,既然廣本能成功,豐田覺得自己當然也可以成功。
目前,豐田在天津的合資工廠年產花冠和威馳12萬輛,2005年春季還要投產10萬至15萬輛皇冠,再加上四川合資公司生產的喀斯特、霸道1萬輛,長春合資公司生產的陸地巡洋艦1萬輛,這樣在2005年春季,豐田在中國就已經擁有近30萬輛的生產能力。
一個引人注目的戰略計劃是:2006年,豐田在廣州的合資公司投產后,將開始生產“佳美”級的轎車,屆時整個豐田集團在中國的生產有可能達到50萬輛,而豐田南北夾擊中國汽車市場的格局將會在這時出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