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
北京現代內部了解到,
北京現代今年出口俄羅斯1.9萬輛
索納塔整車的計劃面臨流產。這個今年年初曾引起國內廣泛關注的出口計劃,因韓國
現代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改變———向俄羅斯出口整車的計劃,已經調整為出口一些非關鍵零部件。
此事反映出國內合資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國內車市低迷,合資汽車企業希望用出口拉動銷售,卻往往受制于合資外方。

原計劃基本流產 昨天,
北京現代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北京
現代計劃今年9月份出口俄羅斯的整車計劃已經調整為零部件的出口,計劃出口的零部件主要是包括車身等在內的一些沖壓部件,這些部件基本屬于非關鍵零部件。這意味著,北京現代今年年初對外公布的出口俄羅斯整車計劃面臨流產。
在今年2月份北京“兩會”期間,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和誼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北京現代2004年將向俄羅斯出口1.9萬輛
索納塔,總價值超過2億美元。當時媒體報道,出口協議已經簽訂,預計4月份第一批出口車輛成行。這個消息,立即在全國范圍內引起關注,北京現代的這次出口被喻為是建國以來首次整車的大規模出口,其數量和金額都超過了以往汽車出口的總和。但4月份北京現代并沒有傳出出口整車的消息。到5月份,北京現代
發動機廠投產時,公司高層只是表示,出口俄羅斯的將是散件。到9月份,北京現代副總郭謙表示,索納塔出口俄羅斯的計劃不會改變,正在洽談之中。
盡管直到昨天,北京現代媒體負責人劉進在接受采訪時還不承認這個計劃已經流產,“今年還有兩個月,兩個月內變數很大。”她說目前這個出口計劃還在談判中。但實際上公司內部人士透露,今年北京現代向俄羅斯出口整車的可能性已經很小,而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是韓國現代的反對。
阻力在韓國現代 北京現代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北京現代出口到俄羅斯的一些非關鍵零部件,將和韓國現代出口到俄羅斯的一些主要零部件在俄羅斯進行散件組裝,然后銷售整車。這樣做的原因,據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內部人士說,韓國現代人員更信任韓國生產的關鍵零部件。
但事實遠非這么簡單。此前韓國現代已經有索納塔車型出口到俄羅斯,而北京現代如果也出口同樣車型到俄羅斯,就會直接對韓國現代的利潤等造成影響。北京現代是韓國現代與
北京汽車控股的合資企業,雙方各占50%的股份,一旦韓國現代汽車在俄羅斯的市場被北京現代所取代,韓國現代就面臨在俄羅斯市場利潤被分割的問題。
并且,北京現代相對較低的生產和勞動力成本將使韓國現代的出口面臨更大的威脅,因此,來自韓國現代方面的消息是,北京現代出口計劃首先是受到了韓國現代工會組織的反對。這種說法也得到北京現代一位韓方副總的證實。
內部的消息稱,今年由于國內市場低迷,北京現代的中方高層一直希望出口俄羅斯的計劃能夠實施,但韓國現代方面的阻力直到目前絲毫沒有變小,該計劃不得不一推再推。
合資汽車出口難 “這不是北京現代一家面臨的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出口問題是目前幾乎所有合資汽車企業面臨的問題。
韓國現代在國內的技術合作企業
華泰現代今年也有一批現代
特拉卡出口,用于國際維和部隊,但這些車都不能像在國內時一樣掛韓國現代的標識,而只能掛華泰標識。華泰現代的老總表示,這是因為韓國現代只授權華泰在國內銷售帶有現代標識的車。
其實,國內所有的合資汽車企業在簽訂合資協議時,外方都會強調其授權銷售的范圍。國內的合資汽車企業,外方的投資比例最高為50%,出于保護其國際市場利潤的考慮,外方企業都只授權合資企業在國內銷售。
這就使國內合資汽車企業,在成本等降低后,用出口來擴大生產的想法很難成為現實。這也是在今年庫存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國內市場份額較大的
一汽大眾、
上海大眾等合資汽車企業沒有選擇出口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今年國內汽車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啟動出口計劃的除北京現代外,基本上都是民族品牌,
奇瑞、
長城、
夏利等成為了今年選擇出口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