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團奔馳項目部一位負責人透露,商務部的批文是在近幾天才正式下達的,批文中明確了公司的名字為“北京奔馳-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此外,也明確了今 后國產奔馳的銷售渠道。據其介紹,國產奔馳將建立新的銷售渠道,這個渠道與目前進口奔馳的銷售網絡之間是并行關系。
據戴姆勒·克萊斯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介紹,此次獲得批準的國產奔馳項目將生產奔馳的E級和C級轎車,總產能為2.5萬輛。不過,該公司同時強調,具體產量將按市場需求進行調整。
北京奔馳項目正式啟動是在去年11月26日。當時,北汽控股與戴姆勒-克萊斯勒在德國不萊梅簽署了增資生產梅賽德斯奔馳轎車的合同,之后,由于雙方在合同的一些細節上未達成一致,而一直沒有得到商務部的正式批復。這也使得原本計劃今年7月下線的奔馳轎車遲遲沒有動向。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此前的談判中,北汽控股與戴-克之間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奔馳國產化后銷售網絡的建立方面。一位分析師認為,由于有國產寶馬的前車之鑒,戴-克方面一直希望建立一個自己有更多話語權的銷售網絡,而對于北汽來說,掌握經銷網絡也就意味著能在未來掌握定價權,因此隨著北汽實力的日漸強大,對銷售網絡的爭奪成為兩家企業談判的重點。
雖然現在國產奔馳建立新的銷售網絡已成定局,但北汽與戴-克之間爭奪經銷網絡的“戰爭”不會停止。戴-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一位內部人士認為,國產奔馳在上市之初,肯定會借力現有的進口奔馳銷售網絡,以便在短時間內占據市場,同時,由于進口奔馳的經銷商并不需要看合資公司的眼色行事,所以借助進口奔馳的經銷商,戴-克能大大掌握國產奔馳的銷售控制權。
而戴-克集團早已啟動對經銷商網絡的建設。戴-克方面負責奔馳網絡建設的人員經常出差,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他們也沒有閑暇看車,而是積極地與各經銷商進行溝通交流。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有限公司網絡發展部總經理包浩然曾透露,在目前全國50多家奔馳銷售商的基礎上,到2007年,奔馳的特許銷售和服務中心將會達到100家,其中大多數將同時銷售國產奔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