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進軍高端:冷靜鼓勵和熱烈思考原創
在奇瑞高端品牌瑞麒和威麟的發布現場,有媒體要求尹同耀回答一個必須回答的問題:奇瑞首款高端車型G6的價格是多少。尹總說:20到30萬,決不能低。并且,尹總第一次明確提出,要把凱美瑞和雅閣作為G6最直接的競爭對手。這是繼去年9月底的A3上市會之后,第二次見到尹總。不同的是,在這一次的現場,從主席臺上的尹同耀,到站在最后方的參與G6研發的普通員工,都表示出了更高的自信心。這種自信源自哪里?奇瑞,是否真的準備好了進軍高端市場?
相關新聞:
名爵/比亞迪/奇瑞 以色列引進中國造汽車
奇瑞中高端品牌發布 中國G6實力下線
布局2009:廣義奇瑞浮出水面
實際上,從發布會現場走出來的時候,我已經下定決心。這一次的評論,我寧愿讓自己成為一個“托”。因為我們都希望,我們的民族品牌能夠做大做強。我也一直強調,不管是誰,只要能夠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前進一步,就值得鼓勵。如果連我們自己的產品都看不起,如果我們從潛意識里就把民族品牌一刀切地歸為“下三濫”的東西而否認它的真實價值,那么,這只能看作是我們的悲哀。從1997年3月18日,奇瑞工廠第一根樁子的豎立,到2009年3月19日高端品牌的發布,從1999年12月8日第一臺整車風云下線,到今天G6的出世,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承認奇瑞在成長,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用更寬容的眼光來看待奇瑞走過的每一步。但是,就算把奇瑞或其他某個民族品牌看作自己的孩子,我也不會片面地全盤接受他所作的一切,正如我的標題:冷靜的鼓勵和熱烈的思考。
在“冷靜的鼓勵和熱烈的思考”前,還是讓我們大致了解一下從今天起,奇瑞汽車將由哪些品牌支撐: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從現在起,廣義上的奇瑞汽車,將分成四個相對獨立的品牌。其中,“瑞麒”承擔了開拓奇瑞高端轎車市場的任務;“威麟”品牌負責具有高檔商務特征的多功能商用車型;“奇瑞”品牌負責奇瑞股份麾下的大部分現有產品的銷售;“開瑞”品牌將負責所有的“微型車”車型。大奇瑞將為這四大品牌分別建立一套專屬的經銷商網絡。此次下線的G6,就屬于“瑞麒”品牌的第一款車型。
這就引出了我的第一個思考:奇瑞為什么要分品牌?
可以說,目前國際主流汽車生產廠商,大多采用了分品牌的經營戰略。其中還可劃分為兩類分品牌方式:一類是以日系三大企業為代表的,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建立起來的高端豪華品牌,如雷克薩斯、謳歌、英菲尼迪;一類是以通用、福特、大眾為代表的,利用收購、整合資源而改進的分品牌戰略,比如通過PQ35平臺的整合,大眾、斯柯達、西亞特等多個大眾旗下品牌均推出了新車型,它們面對的消費群體也各不相同。通過分品牌運營的戰略,企業可以將自己的產品更為精準地提供到更加細分的市場中,既能合理地擴大自己的產品線,又可避免單一品牌帶來的價值流失。
而奇瑞采用的分品牌方式,就類似于日系企業的自行開發。于利用不同的產品定位和網絡,吸引不同的消費群體,只是其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奇瑞希望借助分品牌的契機,突破品牌價值局限,徹底擺脫自己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廉價的形象,為真正具有高價值的產品尋求到更合理的價格和品牌體現。
只不過,要實現分品牌戰略、為企業的高端品牌尋求價值回歸,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如何突破消費者固有的價值理念——消費者憑什么要為你的高端品牌買單?
從左至右: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尹同耀;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奇瑞汽車工程研究總院院長陸建輝;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麒麟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波;麒麟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黑野頌雅
推出“瑞麒”品牌和G6,并且賦予它很多價值理念,體現的只是企業對這個品牌和其附屬產品的定位、認識和自信。但高端不高端,不是企業一廂情愿喊出來的,最終能否為人所接受,還要看它的市場表現。至少在品牌誕生之初,消費者仍然會思考:憑什么你說高端就是高端了?高端的理由在哪里?為什么它就和現有的奇瑞產品有區別?奇瑞如果能把這三個疑問漂亮地解決,那么高端品牌之路的第一步就算是走成功了?蛇@一步是何其的難。一直以來,由于我們的民族品牌幾乎都從最底層的產品做起,我們中國的消費者已經習慣于自主品牌汽車的“廉價低質”。似乎再好的車,也只配“混”在價格底層。我相信奇瑞的管理層也很清楚,這是一種十年來積累下來的思維定勢,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明顯的改觀。但這一步又必須走。否則,奇瑞的產品將永遠壓在價格線的最底層,合資品牌也會用越來越低的價格,壓迫奇瑞的生存空間。
如何改變消費者的傳統觀念?優質的產品和優異的服務是前提,堅持做到這兩點的實際行動是保證。三大日系高端品牌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對高端產品精益求精的嚴苛的態度。當然,這只是樹立品牌價值必須完成的硬指標,合理的推廣手段在今天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同樣重要,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把品牌價值傳遞給消費者并使之接受,將是考驗“麒麟”營銷團隊的最大的課題。
那么,奇瑞真的做好準備,進軍高端市場了嗎?
在奇瑞看來,是的。
在網絡建設方面,首批50家經銷商已經確定。他們將提供與現有奇瑞網絡不同的全方位服務,從形象上樹立起高端的概念。在產品方面,G6的下線只是個開始,今年內“瑞麒”品牌將推出共5款車型,“威麟”品牌也將推出4款車型。從配置清單和現場展示的工程樣車來看,G6已經具備了向合資品牌中高級轎車沖擊的基礎。在品牌推廣和營銷方面,黑野頌雅的加盟,也將給奇瑞帶來更多高端品牌運作的經驗。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履行高端品牌應有的義務,用實際行動把高端形象展現給消費者。只不過,我多少為尹總20萬元的豪言壯語感到擔心,究竟會有多少消費者愿意為它買單?
當然,或許事情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糟糕。政府出臺的《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的,政府采購車輛中,自主品牌比例不得低于50%,或許就是奇瑞高端品牌推廣的一次契機。如果“瑞麒”能像奧迪那樣,通過官車市場提高形象,未嘗不是件好事——有時候,中國市場就是這么簡單。
從發布會現場G6的工程樣車可以看到,至少在配置水準上,奇瑞已經完全超越了國內現有的所有中高級轎車,在正式上市前的這段時間里,對于工藝質量和運行穩定性的調整將成為重中之重。我以為,不管怎樣,對于奇瑞高端品牌的推出,我們還是應該抱著一種比較寬容的心態去看待——甚至可以不接受,但不要否定——我們回頭看看日系三大高端品牌,它們在北美誕生之初,一樣不為人重視,但堅定的信念和實際行動,最終還是得到了回報。我們不能指望民族品牌的高端車在剛一面世的時候,就站在世界級的高度,企業需要時間,我們也可以給企業嘗試的時間。大不了,我們做一個旁觀者,再給奇瑞一個十年。
奇瑞究竟是怎樣成長起來的?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