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
吉利的商標官司剛剛以敗訴了結,
豐田又被中國另一家民營企業告上法庭。原告山西寶鼎公司稱,在其申請
豐田4S特約
經銷商的過程中,
豐田“作弊”,向其競爭對手泄露了“考題”。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日前已受理此案。這是國內第一起世界500強企業因誠信問題而引起的爭端。
五家申請者入圍 這一場中國民企與世界500強企業之間實力懸殊的較量,起因于去年豐田在山西選擇4S網點。
2002年底,豐田開始在全國各地挑選
4S店的經銷商,競爭十分激烈。民營企業山西寶鼎加入了這場角逐。在此之前,寶鼎早已是山西最大的汽車經銷商之一。
2003年3月4日,寶鼎收到了豐田網點部發來的函,通知寶鼎已經被選為豐田品牌4店的候選人。同時收到通知的還有山西其他4家申請者,其中山西大昌與山西寶鼎實力相當。如果豐田在太原只選擇一個4S店,勝出者肯定在大昌和寶鼎之間產生。
豐田有泄題嫌疑 寶鼎決心要拿下豐田在山西的4S店。山西寶鼎總經理王堃告訴記者,單是土地他們就準備了三處,并且按照豐田的要求把3000萬元的現金存進了銀行。
2003年7月31日,豐田公司派出一行5人對山西的5家候選者進行考察。“當時考察的結果很順利。”王堃說,豐田投資公司的工作人員曾透露給他消息:“山西寶鼎問題不大。”但后來發生的事件是誰也沒有預想到的。
2003年8月中旬左右,包括本報在內的全國幾家媒體都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上稱豐田在山西考察網點前,給山西大昌泄露了“考察標準”。媒體就此事進行了報道,豐田山西選點就此生了變故。
開打誠信官司 匿名信事件后,豐田很快派人進行二次考察。豐田中國事務所的有關人士在當時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內部資料在外面出現的確存在問題,并表示:“我們今后有必要進一步加強資料的管理。”
二次考察也不是一帆風順。據當地一位媒體朋友給記者回憶,豐田二次考察的有關人員從機場出來就被幾輛豪華轎車接走。入住酒店后發現有媒體記者跟蹤,考察人員又打車出行。不少證據顯示,接走豐田考察人員的正是他們的競爭對手———山西大昌。
9月22日,寶鼎主動提出退出申請豐田的網點競爭。12月15日,寶鼎將豐田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豐田方面以締約過失責任賠償其經濟損失175萬元,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受理此案。
針對此事,有業內人士分析,豐田只不過被卷入了兩家經銷商爭斗的風波中,這場官司有點兒冤枉。
記者就此事采訪豐田中國事務所的有關人員時,她表示,此事已經進入法律程序,他們不便接受采訪。記者獲悉,此案開庭前的兩次證據交換已經基本結束,有可能在3月15日前開庭。(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