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從自身的角度來說,當然希望
雷諾留在湖北,湖北省政府當然不必說。
但是在
雷諾的去留問題上,東風和湖北的意見并不能完全起作用,聞風而來的廣州和深圳同時盯上了
雷諾,而且兩者都有充分的理由留下雷諾。
雷諾正在各方挽留中作最后斟酌。
6月22日至24日,雷諾集團
總裁路易.施偉澤訪問
北京。施偉澤此行意在為雷諾落地中國———與東風建立汽車生產聯營企業項目———做最后鋪墊,在短暫三天
行程中,他會晤了中國政府要員和東風汽車公司(簡稱東風)領導。
根據已經確定的計劃,雷諾和東風有限公司將從2006年起在中國市場推出最新的雷諾車型,其目標是分兩個階段發展最終達到年產量30萬輛。
其中
梅甘娜四門轎車將是合資公司組裝的第一款車型。隨后,雙方還將引進其它車型,其中包括一款專門為中國市場設計的Logan改進版。
除此以外,雷諾和東風的新公司還將進一步強化東風與雷諾-
日產聯盟的合作,與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共享研發、機械部件、供應商等資源。
據了解,在雷諾的未來全球戰略中,該項目已經被定位為雷諾贏利性增長戰略的一部分,雷諾希望通過這一戰略在2010年實現全球年產量400萬輛的目標。
“憑借雷諾的雄心和實力雄厚的中國合作伙伴的支持,該項目將使雷諾從2006年起便能駐足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2002年增長64%,2003年增長68%)。對東風而言,與雷諾的合作將進一步鞏固其中國汽車工業骨干企業的地位!
雷諾重返中國,施偉澤顯得躊躇滿志。
基地懸念
目前,雷諾和東風正在起草合資計劃的項目建議書,將根據新頒布的中國汽車產業政策進行最后的修改并提交中國政府批準。
記者從雷諾北京代表處了解到,“生產基地還沒有最后確定,幾個方案正在研究,不久就會公布!
據知情人士透露,新公司的架構及其地點之所以沒有對外公布是另有內情。新公司除涉及兩大汽車公司外,同時還與廣東、湖北兩省三地(指廣州、深圳、孝感)的利益有不可分割的聯系。
“各方都竭力邀請雷諾將新基地放到既定的地點,必須等更高一級的政府部門最后決定之后,才能對外公布。”這位人士說。
來自東風的最新消息,直至目前,東風仍沒有放棄讓雷諾落戶三江雷諾的打算。
今年5月,
雷諾與東風汽車公司就三江
雷諾項目進行商談后達成一致,根據雙方的意向,雙方將在三江雷諾的基礎上成立新公司。
“在東風與雷諾合作建立新公司的計劃中,東風不會不考慮武漢方面的建議,東風的總部在武漢,在用地等各方面都有武漢方面的全力支持有關!睎|風有關人士透露。
海外媒體分析認為,做為當時雷諾在海外的一項重要投資,雷諾并不想輕易放棄中國的生產基地,借助中國國有的東風汽車公司的力量使三江雷諾復活是他們進入中國的一條捷徑。
據知情人士透露,雷諾最初的目標也確實是三江雷諾。2003年年底,雷諾幾乎一度與湘火炬達成協議———由湘火炬接管雷諾在中國的業務,但是由于湘火炬在轎車生產方面沒有經驗,尤其是缺少與雷諾就合作細節進行談判的人士,這一合作最終功虧一簣。
今年2月,雷諾與湘火炬談判破裂后,雷諾轎車借助
日產平臺進入中國市場的計劃被提上議事日程。3月份以后,雷諾和東風的接觸進入了實質階段,并有兩家東風集團下屬的公司向東風集團遞交了合作申請書。
東風一位參與與雷諾談判的人士表示,雷諾不愿意放棄原三江雷諾,而且還打算在三江雷諾的基礎上進行新工廠的建設。但是這都沒有得到各方面的正面回復!皷|風從自身的角度來說,當然希望雷諾留在湖北,湖北省政府當然不必說。”東風另一位人士認為。
但是,就在三江雷諾即將定局之時,再度節外生枝。
在雷諾的去留問題上,東風和湖北的意見并不能完全起作用,聞風而來的廣州和深圳同時盯上了雷諾,而且兩者都有充分的理由留下雷諾。
雷諾轎車在中國落戶一事,最早有消息說要將公司總部放到深圳,工廠將建設在周邊的惠州大亞灣,深圳希望雷諾能夠克隆當時東風旗下
風神汽車公司發跡的模式,借機整合東風在大亞灣的零部件資源。
一個鮮有人知的事實是,深圳一度耗費了東風極大的心血。上
世紀90年代中,東風欲在大亞灣實現與日本
本田的整車合作,按照當時的產業政策從零部件開始籌備,曾建立了一系列的供應工廠,在
本田與廣州市政府進行合作后,這些工廠中的一大部分處于閑置狀態。在雷諾進入后,可以讓這些工廠發揮最大的效用。
2003年7月,東風與日本本田通過改組湖北省武漢“武漢萬通汽車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
東風本田汽車(武漢)有限公司”。武漢幫助東風實現與日本本田合作,完成東風與本田10年之前的姻緣,一度讓廣州和深圳感到不快。
此番再次爭奪雷諾,深圳、廣州不敢有絲毫放松。尤其是廣州,他的背后有一個
東風日產乘用車基地。從資源集中的角度考慮,日產也更希望雷諾乘用車基地落地廣州。
目前,雷諾持有日本日產汽車公司44.4%的股權,根據計劃,2005年這兩家公司將進行合并,由日產現任
總裁卡洛思戈恩出任新公司的CEO。合并后雷諾日產將全面整合,東風與雷諾將合資公司放到花都的呼聲也因此高漲。
“廣州方面有能力將
風神汽車從深圳吸引到花都,在雷諾落戶一事上,廣州方面也絕對不會放棄!”有業內人士這樣分析。
廣州的野心當然還不僅于此。如果能將雷諾吸引到廣州,廣州將擁有
豐田、本田、日產等大型日資汽車公司,將成為真正的中國汽車崛起的另一極。
雷諾正在各方挽留中作最后斟酌。 雷諾新框架
基地懸念尚未撥云見日,東風雷諾新公司的結構和運行模式則已經沒有了懸念。
按照計劃,雷諾和東風成立新公司后,不但將進一步強化東風與雷諾-
日產聯盟的合作,而且將與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共享研發、機械部件、供應商等資源。
來自東風內部的消息,雷諾轎車通過日產的平臺進入東風體系后,最可能的一種模式是:雷諾和日產共用一個制造體系,在渠道建設上,成立兩個銷售公司來分別銷售雷諾和日產品牌。
早在2002年3月1日,雷諾將持有的36.8%的日產股份提高到了44.4%;而日產也于2002年5月28日獲得了雷諾汽車公司15%的股權(無表決權)。相互提高股比之前,雷諾-日產聯盟已經率先實施了共用平臺戰略。
最初,雙方開發的是B和C兩個平臺,用于取代兩集團在小型和中低檔的轎車產品。在B平臺上生產的日產新品March于2002年2月投放日本市場,并且將于2003年起開始在日產英國公司生產(名為Micra)。雷諾的Clio及Twingas也采取共用該平臺。
當時,雷諾-日產聯盟的計劃是,2003年在該平臺上生產150萬輛汽車,在歐洲生產汽車零部件共用率超過65%。到2010年雙方將實現8個
發動機及7個
變速器系列的共享。
根據2004~2007年中期事業計劃,東風有限公司的銷售量和收入增至2倍;營業利潤率達到兩位數;到2007年實現銷售量62萬臺,銷售收入800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率達10%,并達到
商用車躋身全球前3位,
乘用車成為中國最佳品牌之一的目標。
一旦雷諾與東風合資成功,出于成本和管理考慮,日產必然要整合
東風日產和東風雷諾的平臺。記者了解到,雷諾即將在華投產的第一款車型
梅甘娜是一款
B級車。與
天籟和
陽光同屬
中級車。
東風有關人士透露,“未來雷諾日產與東風的合資,會翻版
標致-
雪鐵龍的模式。”目前在以東風公司、PSA
標致-
雪鐵龍集團等股東組建的合資企業———神龍汽車有限公司中,下設有一個工業事業部(包括技術研發中心)和負責標致品牌和
雪鐵龍品牌的兩個商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