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要說汽車行業里誰的日子最不好過,當屬
經銷商。由于車市近來不景氣,致使一方面汽車經銷商的中高層跳槽不斷,另一方面,經銷商轉讓經營權、轉品牌經營的現象也悄然發生,只是不知道換人換店能否是救市的良藥?
中高層頻繁跳槽
剛剛從
北京現代一經銷商“跳”出來的趙文輝到了東風
標致一經銷店做總經理。雖然同是總經理,但品牌變了,薪水變了。據他透露,如今在汽車行業里,中高層的管理人員大約50%的人有“跳槽”的想法,不是正在動身了,就是在醞釀之中。
一般的道理,跳槽可以得到職位或者收入上的提升。是什么引發了汽車行業的“跳蚤”突然增加呢?據分析,原因一是汽車品牌的增加,尤其是今年以來國際大品牌不斷涌入中國,新的品牌銷售店隨之建立起來,職位空閑;原因二是車市低迷,正是市場調整之時,人才流向實力派企業也是正常的,正應了那句話:亂世出梟雄,也許職業經理人們可趁此機會大顯本領。據觀察,如果一個公司的總經理“跑”掉了,企業要么從別的企業挖過來一個,要么就從部門經理當中提拔一個。
看大店小店忙轉型
業內傳言,
豐田一家經銷店打算以500萬元的價格出售其經營權。記者電話問詢,其工作人員否定了這種說法。但其老款
特銳四驅手動擋報價僅10.18萬元,比市場價便宜了4萬元。
豐田原計劃在
北京設立23家經銷店,現在只有13家。許多品牌也都相應減少了原計劃經銷布點的數量。據一經銷商介紹,建立一個
4S店,啟動經費就是300萬元,月運營費用在60萬元左右,也就相當于必須銷售出去100輛車才能保證不賠本。然而,這樣高昂的費用面前依然擋不住經銷商的熱情。
北京寶獅新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文輝分析,銷售商也會“買漲不買落”,有些盲目投資。其實,早在去年,汽車銷售就已經達到飽和狀態。
趙也預測,到年底車市將有一個大的調整,每個品牌的經銷商年底都會死掉1——2家。所以目前,一些不太有實力的經銷商轉讓經營權或者轉品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