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華翔富奇6500在北京的上市,中興富奇短短3個月的歷史被改寫了。而通過“借殼還魂”的策略,去年剛從華晨手里接過中興汽車的華翔集團也一步一步地實現了由汽車零部件制造到整車制造的跨越。
撤資中興全力經營江西富奇
8月8日,引進豐田陸地巡洋艦全套車身模具開發的、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華翔富奇6500在北京上市。而在此之前,這款車一直被冠以中興品牌。在上市發布會上,華翔集團董事長周辭美解釋道,之所以不再叫“中興富奇”,是因為去年剛從華晨手里接過中興汽車的華翔集團將逐漸退出中興汽車。華翔董事會已決定對華翔的發展戰略作重大調整:一方面,將原來持有的60%中興汽車股份退出至20%,退出的股份由中興職工持股會擁有;另一方面,同時對江西富奇汽車公司的股份增加到80%,成為江西富奇的第一大股東,并將為富奇在全國建立獨立的銷售網絡。
周辭美表示,華翔入主富奇之后,將大幅加大投入。計劃投資15億元的富奇汽車工業園,一期工程已于去年全面動工,將在兩年內建成年產3萬輛SUV的生產基地,2006年將達到年產10萬輛的生產規模。
漸離中興與經濟型SUV劃界
對于為何要從中興撤資,周辭美將這種調整戲稱為“一條魚”戰略。他認為,過去華翔與中興都同時擁有中興和富奇的股份,這就好比兩個人同時去抓兩條魚,總免不了磕磕碰碰。現在一人各抓一條魚,這樣可能會做得更好。這一說法顯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撤資中興,另立山頭的華翔個中是否另有隱情呢?接手華晨股份后,作為控股中興60%的大股東,華翔保留了中興原有的管理層,并對他們給予了充分的信任。入主后的一年以來,中興的業績應該是令其滿意的。華翔撤資中興最終還保留了20%的股份,顯然說明其對中興的經營依然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