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問題是,外資大規模進入會不會給本地原有的零部件
廠商造成沖擊?據了解,天津是全國零部件生產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具有一定投資規模的(注冊資本大于400萬元人民幣)企業約有362家。
“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在天津,汽車零配件企業經營狀況都不太好,國有企業效益比較差,私營企業又不成規模。”喬偉解釋說,“外方帶來了技術和資金,而本地的企業又有相對成熟的‘殼’,很明顯,合資是雙贏的事情,這也會推動天津零配件企業的發展、壯大。”
另外,不容忽視的是,由于
豐田整車廠的落戶,泰達開發區對各路資金的吸引力進一步加強。這些廠家的到來,成為泰達汽車工業鏈條上的一支。
以韓國
現代為例,他們于近期內進行投資擴容,注冊500萬美元在開發區新建工廠,是根據中國汽車業快速發展形勢所做出的重大調整,其年銷售目標為2億美元,占地面積為63000平方米,希望能給
一汽豐田和
一汽夏利做配套。此外,這次增資明顯考慮到
北京現代需要。韓國
現代現有的4家零配件企業,都在靠近
北京的逸仙工業園區。
不久前,安徽星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立的天津星馬汽車有限公司正式落戶泰達。星馬汽車主要生產散裝水泥車、混凝土攪拌車、混凝土泵車、壓縮式垃圾車等系列專用汽車。項目投資分二期,首期投入達3億元人民幣,今年年初已經動工。明年年初達產,達產時銷售專用車5000輛,SKD件底盤22億元人民幣,利稅指標4億元;二期投入計劃3億元人民幣,生產能力達到年產1萬輛專用汽車。
此外,在配套和科研上,泰達也有自己的優勢,這里有國家“863計劃”內、國內目前唯一的電動車研究實驗室,
上海大眾、
豐田貨運也很早就落戶泰達。為了樹立品牌形象和促進本地區的銷售,泰達也有意在開發區內建設53000平方米的3S店,主要經營中高擋品牌汽車。
黃永和介紹,整車廠必然具有磁石效應,國內已經有一些成型的汽車產業群體,比如
東南汽車城就已經規模完善。豐田系的形成很可能在北方稱雄。
“其實不僅僅是豐田系,與其他單一品牌的汽車城不同,泰達汽車工業鏈本身就具有更強的包容性。豐田可以進來,其他的品牌也同樣可以進來,并將享受同樣的禮遇。”喬偉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