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汽車保有量居全國首位,珠三角地區汽車銷量占全國總銷量的1/3,而日系車一向是這一地區的執牛耳者。本次
廣州車展,日系車成為“絕對主角”,這表明,日本三大汽車公司抓住廣東、珠三角市場,乃至以廣州為跳板搶占東南亞市場的意圖已非常明顯。
“這次
廣州車展,完全是日系汽車公司在唱主角!”11月22日,第二屆廣州車展媒體日,來自全國各地的記者率先入場參觀,許多記者得到了這種強烈的第一印象。
除了廣州本地的記者外,來自外地的記者大多是三大日本汽車公司——
豐田、
本田、
日產邀請的客人。隨著今年9月
廣州豐田的成立,這三大公司全部完成在廣州的落地,對它們而言,參加廣州車展可謂是“主場作戰”。因此,三家公司展場總面積超過了5000平方米,其中,
豐田和
本田各自拿下2000平方米的展位,
日產在1500平方米以上。
與日系車企業的全面發力不同,戴-克、
寶馬、
VOLVO、
福特等都是由當地
經銷商組團參展,
大眾方面,盡管
上海大眾單獨參展,但
一汽-
大眾的產品只是在一汽集團展位中出現。對手們參與力度的不足,凸顯出日本三大公司的“主角”地位。
“廣東是中國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之一,尤其是中高檔車,是所有汽車廠家必爭之地,”11月22日,廣州豐田執行副總經理袁仲榮在展會現場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袁仲榮此前任職于
廣州本田,隨后調到廣汽集團負責發展戰略,如今是
廣汽豐田的中方老總。他認為,廣東是日本車的傳統消費市場,日本幾大公司非常重視這里。
有關數字表明,廣東汽車保有量居全國首位,珠三角地區汽車銷量占全國總銷量的1/3,而日系車一向是這一地區的執牛耳者:本田憑借先入為主的優勢搶占了先機,緊隨的日產也嘗到了不少甜頭,今年9月,豐田與廣汽成立了廣州豐田,試圖后來居上。如今,廣州一地集中了豐田、本田、日產三大日系車巨頭,產業集群之勢初具規模。
豐田:“太極拳”開始發力 豐田此次攜
一汽豐田和廣州豐田聯袂參展,展出車型20余款,除了大家熟悉的
威馳、
陸地巡洋艦、
普拉多、
花冠外,還有世界第一款批量生產的
混合動力轎車Prius及首次在中國亮相的全新
雷克薩斯GS430、GS330,而明年3月份即將下線的
皇冠更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豐田的咄咄逼人之氣,不但給了歐美車對手壓力,也給毗鄰展臺的本田和日產以壓力。
在日本的幾大主流汽車廠商中,坐頭把交椅的豐田在中國的品牌知名度是最高的。上
世紀八十年代,豐田汽車在中國的保有量迅速增長,在進口車領域遙遙領先于其他競爭對手。不過,在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初的跨國汽車巨頭紛紛在中國實施本土化生產的競爭中,豐田不僅落后于大眾、
通用,而且落后于同城兄弟本田、日產、
馬自達及
三菱。大眾、通用在此暫且不提,因為從地理位置來比較,歐美廠商比中國的近鄰日韓廠商更適合在中國實施本土生產。但是,在同城兄弟本田、日產等紛紛在中國本土化生產時,豐田卻遲遲按兵不動,豐田的舉動頗有些耐人琢磨。
業內人士認為,豐田之所以不急,是因為中國市場還沒有吊起豐田的胃口,同時,豐田有雄厚的經濟實力,耗得起。當然,這種耗并非坐以待斃,而是在等待機會,一旦時機成熟,便會毫不猶豫地出招。
果然,豐田在2002年“巧妙”地謀取與一汽的合作成立一汽豐田后,緊接著又南下與廣汽成功牽手,于今年成立了廣州豐田,幾乎是彈指一揮間,豐田在中國的戰略布局便謀定成形。
值得注意的是,豐田與一汽強強聯合時日不久,便冒“一汽”之大不韙,急急與廣汽達成合作,其用意十分明顯,就是要一南一北,在中國市場形成夾擊之勢。同時,以中國市場為依托,南攻東南亞市場。“進可攻,退可守”,豐田的老謀深算讓對手不得不折服。
在豐田“進可攻,退可守”的中國戰略中,廣州豐田所在的珠三角地區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凸顯而出,因此,如何在這一地區迅速打開局面并站穩腳跟成了豐田的當務之急。
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古谷俊男在車展上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質量是豐田搶占市場的法寶,正因如此,豐田不僅長年穩占日本車市頭把交椅,而且成功地打入了美國和歐洲市場,在中國市場同樣是質量勝于數量。今年中國車市出現回落,多數廠商為了促進銷售紛紛采取降價措施,而一汽豐田并沒有隨波逐流,一方面是公司的產銷計劃控制得力,庫存車不多,更重要的是公司怕降價會給零部件廠商造成壓力而影響產品的質量。
在質量為先
理念的指導下,豐田面對落后卻并沒有心浮氣躁,而是腳踏實地做好基礎性工作。今年2月,廣汽豐田
發動機公司成立;3月29日,豐田和一汽發動機的合資公司--汽豐田(長春)發動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此外,豐田金融公司也獲得了開業許可,古谷俊男表示最遲明年1月要開業。
豐田取勝的另一個法寶是服務。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法長在車展上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注重服務是豐田的優良傳統,為了提高在中國的服務能力,豐田同時在上海、廣州設立了兩家世界規模最大、設備最新的汽車售后服務技術的研究及教育中心,并即將開始運營。一汽豐田每款新車上市前,銷售服務人員都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及考核。以明年3月份即將上市的皇冠為例,公司的計劃銷量是2萬輛,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屆時一汽豐田現有的127家專賣店均能達到銷售及服務要求,為消費者提供高素質的人性化服務。
豐田的另一個項目--廣州豐田也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之中。廣州豐田執行副總袁仲榮告訴記者,按照規劃,佳美將于2006年5月下線,目前,項目建設已按照這一時間倒推,排定了各項工作的進度和日程,包括工廠建設、設備采購、人員培訓、整車試驗等都在穩步進行中。袁仲榮說,在豐田的中國戰略中,一汽豐田與廣州豐田將差異化發展,一汽豐田將主要以中高檔為主,比如說
排量在2.5L以上的車型,廣州豐田以中檔車為主,排量在2.0L-2.4L之間。廣州豐田主要引進佳美平臺上的車型,目前佳美平臺車型在美國市場有五六種,在日本本土更多達十種左右。為了更好地保證質量和控制成本,一汽豐田的供應商也進入了廣州豐田的供應體系,不過,雙方彼此進行獨立的采購和確認。
事實上,進入中國以來,豐田一步一個腳印地穩中求進:2002年國產豐田品牌轎車在中國銷售才1006輛,整體銷售量為5萬輛;2003年迅速增長至4.9萬輛,整體銷售9.8萬輛;本年度截止到10月底的國產豐田車總銷量超過了7萬輛,其中9月份單月銷量突破了1萬輛,加上進口車整體銷量突破了9萬輛。豐田車在中國轎車市場的占有率在按計劃穩步提高。按照豐田的計劃,2010年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將達到10%。
中國有句俗話:“欲速則不達”,豐田似乎深諳這一道理。縱觀豐田在中國推行的戰略,可謂緩急有度,張弛有道,就像中國的太極拳,看似輕柔,實則柔中帶剛、厚積薄發,所蘊藏之力不僅威猛,而且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