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您認為,中國的汽車工業設計應該如何發展,存在什么不足和機遇?
戴爾·哈羅:總體而言,缺乏高水平的設計文化,是中國目前不能成為汽車生產強國的最大障礙。但中國具有提升設計能力的潛力,而且工業設計的發展相當迅速。歐洲很多國家的
現代工業設計早在上
世紀30年代就已達到了相當水平,發展至今才擁有這樣的整體水平。而中國在較短的時間內,工業設計的發展能夠取得目前的成績,已經很不容易,我覺得中國的汽車工業設計還需要一段時間來培育自身的高端設計能力和人才。
另外,中國汽車工業設計的機遇在于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能夠走出目前一些設計固有的、標準化的模式,發展出新的、不同的設計
理念。如果中國可以發展出新的模式,例如應用新的材料來制造汽車,降低鋼材的使用率,應用新的能源和
發動機模式,降低能源的消耗,那么中國的汽車工業將引領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
不過,目前中國汽車工業最大的問題還是在盡快彌補設計文化上的不足。只有設計文化和新技術開發兩者相結合,才能使中國成為汽車工業強國。
問:中國在培養汽車設計人才方面,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戴爾·哈羅:提高汽車工業設計教育程度,需要建立良好的設計基礎教育氛圍,讓學生們在學習汽車設計時可以直接將以前所學到的設計技能轉化到汽車設計上。許多具有良好的設計或者藝術教育基礎的人,或許他們之中就會產生杰出的汽車設計師。“國民車”要體現自身文化
問:正如英國有
Mini車、德國有
甲殼蟲車那樣,作為一款適合中國人的“國民車”,您認為應該是怎樣的?
戴爾·哈羅:每個汽車生產大國,都有一款象征本國汽車工業與汽車文化的“國民車”。但究竟什么是中國的“國民車”,這個問題的最終答案將由中國本國汽車消費者給出。
英國的
Mini或德國的甲殼蟲,這些“國民車”的產生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Mini車型出現在上世紀50年代的石油危機時期。當時,Mini車以其低油耗和低價格迎合了人們需求。德國甲殼蟲車的流行也是在二戰之后,其漂亮的外觀、簡單的機械結構和便宜的價格備受好評。可以說,一款“國民車”的產生,除了技術上和功能上的要求外,還需要一個特定的歷史環境,它要能夠反映出當時的文化和歷史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