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
豐田將這種謹慎的做事風格帶到了中國。對有關
豐田行動遲緩的評價,金田新對記者說:“豐田在歐美市場是先鋪好網絡再賣車,但在中國不是。零部件生產很早就進入中國,整車生產是2002年10月份開始的,但銷售網絡晚了一步,2003年才開始組建。”金田新說,在網絡沒有建設好之前,消費者的聲音很難順利傳達。可以說,目前消費者真正的聲音還沒有反饋回來。在這個前提下,豐田在中國進一步的舉措還在研討中。
早在豐田入駐中國之前,業內有預測說,豐田在中國將取代
大眾和通用的地位,理由是豐田在本土和歐美市場都取得了成功,是全世界最賺錢的汽車企業。金田新認為,近幾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太快了,而且變化很多。“我們幾乎跟不上。對于中國市場,大家都是新客,都沒有經驗。這對豐田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先驅,給予厚望 在產銷量和利潤等指標
超越福特、戴-克之后,豐田正快速縮小與通用的距離。在很多人眼里,豐田成為全球第一的汽車制造商只是時間問題。但對于“第一”的理解,豐田自己的看法不盡相同。神尾隆對記者說:“豐田強調的‘第一’不是規模上的第一,我們要在安全、環保和技術上成為世界第一的企業。”
正因為有這樣的目標,先驅(Prius)2005年在中國投產便顯得意義深遠。先驅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
混合動力車之一,被豐田譽為“21
世紀的轎車”。來自豐田公司的數據顯示:從1997年開始到今年10月,先驅已經累計銷售256067輛,其中,2003年總銷量為41362輛,而今年1月~10月的總銷量高達103133輛。金田新告訴記者,2004年先驅在歐洲被評為最佳車型,這是有史以來惟一不再歐洲生產的最佳車型。
顯然,將先驅拿到中國生產,豐田是煞費苦心的。在環保、技術層面,豐田急切想證明自己的領先地位。于此同時,先驅也是豐田看好中國市場的佐證。金田新對記者說,豐田對先驅在中國的銷售充滿信心。他分析說,在中國至少有三類人會購買先驅:一類是環保人士,中國不乏環保愛好者,會有人花錢買環保;一類是技術人員,他們對新技術總是充滿好奇;另一類是時尚人士。金田新說,就區域來看,上海人更能接受先驅,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們的環保意識越強烈,先驅的市場空間有待開發。就此可見,2005年豐田主打的“先驅牌”早已謀劃多時。
已經達成一致看法的是,中國的汽車消費最具潛力。后到的豐田正一步步實現著自己的目標。神尾隆對記者說:“中國的汽車市場會超過日本,我們很害怕,也很期待。豐田希望在中國成為一個能作出貢獻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