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汽車市場上降價的消息此起彼伏,在年初、一季度、年中和三季度分別出現了四次密集的降價潮。業內人士認為,今年汽車市場的降價風潮反映的已經不是簡單的降價促銷,而是進化到了更深的戰略層次。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環境下,汽車
廠商通過降價來擴大市場份額,力求在新一輪的產業整合中占得先機。
從本
世紀初以來,我國汽車市場出現井噴行情,產銷量每年以接近50%的速度增長4,利潤居高不下,這帶來大量資金涌入,我國汽車行業成為國內外廠商的投資首選。
我國汽車高速發展的背后,也面臨著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今年隨
上海通用公司率先降價之后,
大眾公司緊接著也全面降價,此后,一些公司相繼跟進,陸續宣布了降價措施。隨之而來的,是新一輪汽車企業的重組聯合浪潮。
日前,重慶
長安與
江鈴汽車集團公司和江西
江鈴控股有限公司三方簽署了《增資認購協議》,以自有資金45000萬元增資江鈴控股,以50%的控股權成為江鈴汽車的實際控股人。與此同時,業界透露,中航集團整合旗下
哈飛汽車和
昌河汽車的計劃也正在邁出步伐。種種跡象表明,汽車企業加緊重組聯合,擴大產業集中度,新一輪汽車產業整合的趨勢已經開始明朗。
專業人士認為,由今年的價格戰帶來的汽車市場競爭將是一場全面、立體化競爭,是全球汽車市場競爭的一個組成部分,不是局部的沖突,也不是短期行為,而是一場戰略舉措。目前世界其他地區的汽車市場已經飽和,甚至下降,主要靠產品更新和升級來維持,沒有多大的發展余地,而中國市場空間還有很大。因此他們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大有得中國者得天下的意義。
專家認為,價格上的競爭才剛剛開始,目前我國汽車產業和汽車市場已經發展到了一定規模,必將像當年的家電行業一樣,從價格戰開始,走上戰略整合的道路。估計三四年后將完成這一輪產業整合,此后我國的汽車產業將進入一個穩定發展期,靠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來穩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