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伴隨著進口車關稅的又一次下調,相關的一系列政策也將于2005年初頒布實施。明年的進口車市場究竟是怎樣一個走勢?日前我采訪了成都進口車市的一些業內人士,請他們對明年的進口車市“把脈”。
很多被采訪的成都進口車業內人士均認為,明年的進口車市場將在平穩中尋求過渡,而困擾了進口車市接近兩年的持續低迷也有望在明年得到緩解,“我們正從嚴冬走向春天。”
向右派:關稅下調車價下降 在采訪中,幾乎所有的進口車業內人士都提到了這個必然的結果。“明年進口車的價格肯定比現在便宜。”這是他們所達成的共識,但同時他們也都表示這個變化不會太大。
“到岸價為25萬元人民幣、
排量為2.5L的轎車,明年車價中的關稅成本將比今年減少12250元,降幅約為5%。”四川先鋒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費永剛指出,進口轎車價格由到岸價、關稅、增值稅、消費稅等項目組成。其中,除關稅由34.2%下調至30%之外,其他各種稅率均不會改變。因此,越貴的降價幅度越大,到25萬元左右,一輛車的降價空間也就“只有萬把塊錢”。據他分析,今年進口車大幅度跳水,其原因主要是進口許可證的價格縮水和部分
經銷商削減庫存所引起的。“以往一個許可證配額可以炒到幾萬元甚至近10萬元,現在千把塊錢給別人都不要,這其中的水分在今年就已經被連續的降價擠光了。”
向左派:供需失衡微幅上揚 “說不一定,明年上半年進口車價格會出現微量上浮。”成都中達
凌志店負責人楊誠表達了進口車業內人士的又一看法。
楊誠認為,雖然明年1月1日以后,進口車價格關稅下降了4.2個百分點,但由于受進口車的供需因素影響,明年上半年的進口車市場會出現小幅度反彈。長期以來,進口許可證像一只無形的手,左右進口車價的走勢。但今年5月之后,許可證的影響幾乎消失殆盡。因此明年許可證的取消對進口車價格的影響甚微。但明年下半年將實施的“落地完稅”政策將使經銷商的經營成本和風險加大,進口車經銷商們在政策不明的情況下都不敢貿然大量進貨,從而形成“車荒”,使進口車因供應量不足而出現價格上漲。
“不過這個上漲的幅度不會太大,而且時間不長。”楊誠最后表示。
向右派:重新洗牌業界整合 對于影響明年進口車售價的因素,很多經銷商認為還有一只無形的大手———業界整合。“以前做進口車的‘串串’不少,但業界整合之后,他們將再也無法拿到車了。”城市車輛董事長趙宏認為,隨著品牌代理時代的到來,被整合出局的經銷商將利用2005年這個最后的時機清理庫存,這將為明年的進口車價格帶來不穩定因素。
他還透露,商務部網站公示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有望明年1月1日起實施,
乘用車將實行品牌銷售和服務;而從2006年12月1日起,所有汽車都將實行品牌銷售和服務。由此看來,目前成都,乃至整個國內市場中80%的進口車經銷商將在此次品牌代理整合中成為出局者,他們手中的庫存車輛需要處理,因此,車價會隨之出現波動。
我了解到,面對明年的種種變化,一些實力較弱的車商已經在盤算著騰空庫房全身而退,因此,在過去的兩個月時間里,在成都乃至全國都出現了進口車清倉拋售的局面。“不過他們現在的車已經不多了,對市場也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趙宏表示。
向左派:廠家定價砍價有限 Volvo近期調整了Volvo
S80和
XC90車型的價格,新價格將從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此,成都不少經銷商認為,今后廠家在進口車的定價當中將起到更大的作用。
成都三和Volvo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恩彥認為,今年5月以來,國內車價持續下降,降價的大多是經銷商行為,而非廠家。但隨著銷售渠道的整合,經銷商在價格上的話語權將越來越少,更多的則是執行廠家的指導價。同時,隨著進口車經銷商
4S店的興起,經銷商投入的成本會分攤到車價中,消費者砍價的余地就更小了。
大利好:售后服務日漸規范
當然,隨著進口車4S店的興起,消費者也將得到很多的實惠,比如在售后服務方面,消費者的購車利益將得到更大的保障。
成都進口車業界人士認為,《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中將大力推行4S店的銷售和服務模式。這種方式雖然在銷售價格方面不太靈活,但從售后的角度來看,卻是十分有利于消費者的。
對于消費者來說,進口車售后服務是最受擔心的問題。記者在采訪中得知,一些與國外汽車
廠商打交道的中國消費者認為,一般的小問題和正常的維修保養,進口車售后服務讓車主很滿意,而一旦出現“屢修屢犯”的頑癥,國外汽車廠商往往以中國路況、油品質量、消費者操作不當等借口為自己開脫,在時間和精力上與消費者打消耗戰。而新的4S店興建之后,這些問題就將得到更好的解決。
相關鏈接 ★變化的部分關稅:由34.2%下調到30%
★不變的部分
增值稅:17%
消費稅:排量在1.0升以下的為3%;1.0-2.2升的為5%;2.2升以上的為8%其他費用:海關費用、運費、經銷商運營費用
★一般進口車價格計算公式
進口車價=到岸價×(1+關稅稅率+消費稅稅率)×(1+增值稅稅率)+經銷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