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自主4.7米8萬起 借9代豐田花冠平臺!
繼在高級轎車拿來豐田瑪杰斯塔(Majesta)、中級轎車套用馬自達6平臺后,一汽集團自主計劃借力外資伙伴又將有新的“突破”。筆者日前從天津一汽方面獨家獲悉,確定將于2010年量產的天津一汽首款A級轎車,將利用豐田第九代花冠的技術平臺來打造。
相關新聞:
奇瑞自主品牌王旗易幟 比亞迪摘取榮譽?
美國金融危機來臨 或成自主品牌發展良機
自主品牌多基地 2010年國內產能過2000萬
學上汽/南汽爭羅孚? 廣汽買菲亞特搞自主
08年第三批C-NCAP成績 自主5星No.1:紅旗
這也是天津一汽繼早年引進夏利轎車和豐田NBC平臺打造“威”系列(威姿、威樂和威志)后,再次以技術轉讓的方式,將豐田成熟車型的技術平臺用來打造自主品牌轎車。
“我們(天津一汽)與豐田的技術合作仍將繼續,此前我們也用了豐田的車型和技術,來開發自主車型。”在10月11日國四版09款威志北京地區上市發布會上,出席活動的天津一汽高層向記者透露,豐田第九代花冠的車型平臺已經轉讓給天津一汽,用于后者打造的一款定位相對較高的自主品牌轎車。
“這是一款車身長度為4.7米的A級轎車,市場售價預計在8~9萬元,該車的產品代號已經確定,并將于2010年前后投產。”雖然豐田與天津一汽就第九代花冠的技術轉讓已經達成協議,但是該高層人士拒絕向筆者透露這筆“交易”中方所花的技術轉讓費用是多少。
2000年,當時的天汽集團與豐田公司簽訂協議,引進了NBC系列轎車平臺技術,用于生產夏利2000和后來的威姿、威樂等轎車,直到最近推出的威志轎車,天津一汽所生產的幾乎所用車型都與豐田“慷慨”的技術轉讓不無關系。不過與威姿、威樂照搬豐田原型車的外觀造型不同的是,最新推出的威志轎車,其外觀設計上已經找不到與豐田NBC平臺上現有車型的任何一絲“瓜葛”。
國產花冠
“雖然是利用第九代花冠平臺來打造,但是我們推出的A級轎車,肯定跟老款花冠長的不是一個模樣。現在我們推出的威志,如果我不說你還能看出是從豐田NBC平臺下來的嗎?”天津一汽的高層告訴記者,在引進消化吸收豐田技術基礎上,天津一汽會對拿來的技術“二次創新”,至少在新車的外觀設計上要有中國消費者喜歡的元素。
當然,精明的豐田顯然不會將自己一手研發的車型和平臺技術白給中方。據筆者了解,上述車型毫無例外的都從豐田與天津一汽合資的發動機工廠采購發動機等動力總成部件,另外每年還要向豐田繳納“按臺份計提的NBC轎車技術轉讓費”。在老款花冠基礎上打造的天津一汽自主車型,也將照此慣例行事。
另外,天津一汽要打造的可能是加長型號的“花冠”。在查閱資料后筆者發現,無論是第九代花冠,還是第十代花冠“卡羅拉”,其車身長度都是4540毫米。如果筆者沒有猜錯的話,按照天津一汽高層的說法,后者將于2010年推出的自主品牌A級轎車,將是在現有老款花冠基礎上的加長車型。在一汽自主品牌轎車產品線中,預計售價在8~9萬元的該車型,將定位于威志和奔騰B50之間。
如果天津一汽高層的話屬實,這可能意味著,在中國市場已經暢銷了5年的第九代花冠,將在2010年前停產,其生產線將讓位于天津一汽的自主品牌車型“享用”。2007年4月,豐田第十代花冠“卡羅拉”登陸中國市場后,第九代花冠并未如期停產,而是以花冠EX的名義與上一代花冠“同堂銷售”。
【附】跨國公司對華汽車核心技術轉讓一覽表
1、這里所說的“汽車核心技術轉讓”主要是指汽車最關鍵的底盤(平臺)技術,其中部分項目還包括車身技術,所以稱為整車技術;
2、在底盤(平臺)技術基礎上,中國企業自主或與外方聯合對車身或內飾進行開發的深度因企業和時代不同而不同;
3、表中所列個別技術轉讓由于種種原因,廠家沒有公開宣布,主要是為了照顧中方合作伙伴的面子;
4、本表并非相關技術轉讓的完整統計,而發動機、變速箱及其它零部件技術轉讓項目則不在本表統計范圍。
1984年 豐田集團大發汽車公司向天津汽車公司轉讓技術,用于生產夏利轎車
1988年 豐田向沈陽金杯汽車公司轉讓技術,用于生產金杯海獅輕型客車
1988年 奧迪與一汽在長春簽署了奧迪100技術轉讓合同,用于生產紅旗轎車
2000年 基于三菱整車技術的東南富利卡系列輕型客車上市
2001-2002年基于豐田NBC平臺技術的天津夏利2000和威姿先后上市
2001-2002年在馬自達緊湊級轎車平臺基礎上,海馬汽車先后推出了國內首款緊湊型MPV普力馬和福美來轎車
2006年 基于豐田頂級車型Majesta整車技術的紅旗HQ3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