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經濟日報》報道:要想成為汽車行業新的增長點,國產SUV還需要在突變中尋找準確定位。
進入2003年,國內SUV(運動型多功能車)市場驟然“井噴”,搶盡了車市的風頭。
在經歷了數十年的沉寂之后,SUV在國內“二度逢春”,有關專家更是把今年稱作“SUV市場元年”。然而,國產SUV的熱鬧與喧囂,無法回避市場初興的殘酷現實。要想成為汽車行業新的增長點,國內SUV還需要在突變中尋找自己準確的定位。
供過于求的虛熱陷阱
國內SUV市場有多大?據統計,2002年國產越野車和SUV的總銷量是9.86萬輛(含進口車3.22萬輛),與2001年相比勁增了47.64%。而今年開局更為火爆,1季度總銷量同比增幅高達168.1%。有關人士估計,今年國內SUV市場容量將達到11萬輛之多。
SUV市場擴容,吸引了無數的參與者。不僅有北京吉普、湖南長豐等沙場老將,也有鋒芒初露的長城、中興等一大批皮卡血統的生產廠商。新的挑戰者中,在一汽宣布和豐田合作生產霸道以及陸地巡洋艦后,東風又傳來與本田合作越野車項目的消息;就連一向步伐較慢的福特也借上海車展之機,力推“翼虎”,為以后的國產化投石問路。
據初步統計,目前國內市場上已有二十余款車型,再加上下半年即將上市的獵豹飛騰、豐田陸地巡洋艦、三菱奧蘭德等,今年將有三十余款的SUV搏擊市場,產品已趨向系列化。
SUV市場的群雄并起,業界擔心的供過于求、市場虛熱正逐步成為現實。今年國內SUV廠商的產量已突破20萬輛,超出市場容量近1倍。更何況從去年SUV的市場增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10萬元以下的低價SUV拉動所致,而今年的新產品大多集中在中高檔SUV領域。狹窄的市場空間必將導致SUV供求嚴重失衡,為今后殘酷的市場競爭埋下了伏筆。
消費觀念待改變
與國外相比,目前SUV在我國汽車市場的占有率還比較低,僅為2.1%。國產SUV要想開疆拓土,還有待于消費觀念的逐步改變。
SUV的消費大潮,得益于國內私人購車時代的來臨。長期以來,公務用車占據了SUV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而正是由于長成、中興等皮卡企業推出的低價SUV產品切中了老百姓的“錢袋”,一舉打開了SUV市場不溫不火的局面,長城賽弗至5月15日銷量高達13256輛。今年北京吉普推出的經濟型SUVJEEP2500,以及湖南長豐即將投產的獵豹飛騰,也都把目標指向了私人用戶。
[1][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