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穩健 斯巴魯森林人主動剎車系統測試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如果說早兩年前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還是新鮮事物的話,如今這些輔助系統已經是中高端車型不可或缺的功能了,并且逐漸向更實惠的家用車型上覆蓋,由此可見這些功能在人們的日常駕駛中開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同品牌車型采用的這些系統性能優劣層出不窮,也不乏一些廠家用上了潛心研發出來的黑科技,因此雖然大體功能相同,但實際的表現有優有劣,這就值得我們去通過測試來評判高下。
諸多輔助系統中,主動剎車系統算是最受關注的一個,因為它的表現直接影響到了人身和車輛的安全,同時也是日常試駕不容易體驗到的一個內容。而在這方面,斯巴魯的EyeSight駕駛輔助系統頗有名氣,以其獨特的技術和良好的測試表現贏得了不少的口碑。我們這次請來了斯巴魯森林人來完成一系列有關主動剎車功能的相關測試,來看看這套系統的表現究竟如何。
![]() |
分期購車獲取低價 |
本次測試是今后一系列主動剎車系統測試的開篇,后續我們還會針對其他各品牌車型搭載的類似系統進行測試,用最直觀最真實的角度來看看這些系統的表現,為消費者購車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如今各大品牌都將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當做賣點配置,在新車上市時都會將其作為一個主要的推廣賣點向消費者呈現,因此這些系統越來越多被人們熟知并納入自己的購車計劃中。不過相比于車道偏離輔助和盲區監測這類功能而言,主動剎車是一個難以體驗并能夠直接關乎人身安全的系統,在車輛即將出現事故時主動剎車系統能否做出有效的反應,是消費者關心的,也是我們做這類測試的最主要目的。
此前有一些廠家在活動中對主動剎車功能做了現場測試,其中不乏成功的,但亦有不成功的案例,這讓主動剎車系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這些功能究竟是真正有助于安全的還是只是銷售噱頭,消費者內心都打了問號。針對于此,我們有必要用安全客觀的方式,將不同品牌的不同主動剎車系統的表現呈獻給大家,讓消費者自己有個評判。
EyeSight的發展史
斯巴魯EyeSight系統的前身是ADA主動駕駛輔助系統,系統的研發要追溯到1989年。為了減少交通事故,有關于主動制動系統的研發就已經展開,直到1991年的東京車展上,ADA系統正式亮相。不過該系統的量產一直等到了1999年,搭載在第三代斯巴魯力獅車型上。而ADA系統就已經采用了雙目立體攝像頭。此后2003年的新版ADA系統將雙目立體攝像頭與雷達結合,以實現帶制動功能的定速巡航。
2008年PCB防碰撞制動系統的出現讓ADA過渡到了EyeSight,并在未來幾年內不斷提升該功能,從允許速度差在30km/h以內到現在的50km/h以內,雙目立體攝像頭實現了遠距、廣角化,并可以識別出顏色。如今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依賴的傳感器主要為三種,其中雷達傳感器使用比較多,紅外光束和視頻攝像頭不算常見,而像EyeSight這種模擬人類雙眼的攝像頭設置可謂獨樹一幟。這使得該系統擁有更高的空間距離感和更寬廣的視野范圍,對物體的移動判斷也更準確細致。
EyeSight都有哪些功能
目前EyeSight駕駛輔助系統應用在了所有斯巴魯在售車型上,只需選擇相應的車型版本即可得到EyeSight的輔助功能。這套系統包含了5項功能,其中PCB防碰撞制動系統是此次的測試重點,此外還有ACC自適應巡航、起步油門誤操作預防功能、車道偏離修正輔助以及疲勞警報與提示功能。
PCB防碰撞制動系統分為三個工作階段,在系統判定可能出現碰撞時,系統會發出警報提醒,如果駕駛員做出反應,緊急制動輔助系統PBA以及防碰撞轉向輔助功能會介入,提供良好的規避性能。如果駕駛員沒有做出相應的制動反饋,系統會通過預警性制動提出警告。如果駕駛者還沒有做出反應且出現碰撞危險時,系統會自動實施全力制動使車輛停止。而系統能否成功實現第三階段的自動剎停效果,是我們測試的重中之重。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