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降7萬是福利or割韭菜?油改電的寶馬iX3行不行?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前陣子官降7萬元讓寶馬iX3(詢底價|查參配)上了熱搜,表面上看似是受到了特斯拉Model Y的“韭菜”降價風波影響,但背后是寶馬iX3滿臉的尷尬。畢竟寶馬iX3此時來的市場環境并不友好,當奔馳EQC、奧迪e-tron等德系豪華電動車紛紛折戟中國新能源市場之后,它能終止傳統豪華品牌電動車的頹勢嗎?除了降價7萬元之外,寶馬ix3產品力到底如何?智能化方面能硬杠主流新勢力對手嗎?
“觸電”的寶馬iX3也是竭力保留其品牌調性,“電子味”并不濃,更像是一款將寶馬注重駕控推到更高層次的成熟作品。這份濃厚的寶馬味體現在精準且厚重的方向盤、緊致稍微偏硬的底盤、充沛迅猛的動力、接近50:50的配重等,簡而言之,這依然是一輛熟悉的寶馬車。不同的是,電動車的更快的響應,配上寶馬的底盤功底,這種搭配很美妙。
寶馬iX3有且僅有單電機一種動力總成,并采用了后置后驅布局,所以不要被發動機艙塑料覆蓋迷惑,其實打開后很空曠,真正的電機在后軸,使得前后載荷更平均,這都歸功于于寶馬第五代eDrive電驅動系統高度集成且緊湊的三電系統。
這臺大功率電機在起步瞬間還是很上頭的,400N·m扭矩一下子涌現帶來的推背感,讓你確認這是一臺電動車。只要肯踩加速踏板,這種悄無聲息的加速快感,比起自家的3.0T發動機還要猛,只是后勁落差感較大而已。當然,整體相比那些性能炸裂的純電家伙還是有些距離。
不同于那些造車新勢力的狂躁,傳統車企在造電動車的時候,還是保留幾分清醒。雖然加速力度很強,但整個動力輸出不會讓你難以駕馭,甚至失控??梢愿惺艿?,寶馬這針對電動車的行駛特點做了一些標定和調校,畢竟電動車加速做快不難,做好運動和操控卻不容易。
實際體感來說,寶馬iX3的駕駛感受是非常順暢的,調校非常貼近一臺大排量的寶馬X3。你不僅感覺不到動能回收的拖拽感,沒有任何暈眩感,而且電動車帶來的動力釋放成為了錦上添花的部分。這樣一臺駕駛體驗非常貼近燃油車的寶馬iX3,哪怕你頻繁在燃油車和寶馬iX3之間切換,也沒有任何割裂感,這點值得肯定。
寶馬IX3共有三種駕駛模式供駕駛者選擇,分別為節能模式、舒適模式以及運動模式。在市區上下班通勤的話,節能模式相對來說是最為舒服的,平順的動力輸出搭配循序漸進且克制的扭矩,連油門都有那種慢半拍的響應過程,有種接近2.0T版本寶馬X3的錯覺。假如切換至運動模式,除了推背感的刺激,它還會模仿燃油車的聲浪,從而喚起你的駕駛欲望。只不過動力新鮮感只有一時,更多時間還是用來日常代步。
在制動能量回收上,寶馬iX3除了常規的“低中高”三個檔,還創新地設置了一個“自適應”檔位,我們試駕過程中也是選定這個檔位,但是全程都無感,可見寶馬對這檔能量回收的調教功底已經非常了得。除了這些傳統的駕控模式,iX3還緊跟潮流引入了B擋單踏板模式,松開剎車拖曳感會變得更加明顯,也算電動車高階玩家的專屬。
在操控方面,電池的重量和后置后驅的布局確實造成影響,好處是更低重心讓底盤更厚重,壞處是靈動感變弱。即便車身高度比X3降低了7cm,懸掛也變得更硬朗,但更低的重心額更強的支撐,并沒有彌補這份駕駛感的差異。在連續變線時,車尾反應有些跟不上節奏,始終比車頭慢半拍,彎道極限也比預想中來得早一些。
不過這套底盤的濾震倒是給了我驚喜,快速壓過減速帶時對顛簸抑制的非常出色,干脆利落沒有任何多余的振動,豪華品牌的光環在此刻得到證明。
不同于很多電動車輕盈的轉向,iX3依然有濃厚的寶馬風格,轉向清晰準確,阻尼感也很線性。整體轉向手感保持寶馬的高水準,每一次轉動都可以感受到滿滿的質感,有種潤物物細無聲的細膩,不是虛無縹緲掌控感。
寶馬第五代電驅系統eDrive的最大優勢在于體積更加緊湊,將元器件高度合成在一起,這樣的優勢在于降低功率損耗的同時,提升車內可用空間。所以寶馬iX3能將功率密度也提高了約30%,并將驅動電機放置在后橋,又不影響車內空間。此外,這套驅動力電機采用勵磁技術,不含稀土材料,讓硬件有擁有可回收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也有助于成本控制。
0-100km/h加速測試
由于電動車起步不需要“憋轉速”,只要將寶馬iX3調至運動模式,關閉ESP車身穩定系統,一腳“電門”到底即可“彈射”出去。而且這種“激烈”的推背感并不容易受到干擾,除非電量低,這點比起很多燃油車都有優勢。整個加速過程也很線性,并且動力十分充沛,可以說電動車的性能甜點基本是“標配”了。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是6.8秒,我們實測的時間為6.43秒,快了將近半秒,這個加速時間和寶馬X3 30i相當,還是很不錯的。
100-0km/h制動測試
電池的存在讓很多電動車的體重飆升,想獲得優秀的剎車效果,除了在剎車系統加把勁別無它法。寶馬iX3也不例外。四條橫濱ADVAN sport輪胎帶來的抓地力不錯,并且制動系統剎車力輸出到位,實際給到駕駛者的主觀感受也是如此。剎車踏板行程不長,制動過程平穩迅速,讓人信心十足,最終獲得35.86米的成績也是相當優秀的存在,只不過車身姿態可以控制得更好一些。
噪音測試
沒有發動機的存在,電動車怠速天生比較安靜,因此隔音能力的好壞也會被放大,特別是跑起來對風噪路噪的隔絕,更能凸顯其靜音功力。通過測試,寶馬iX3靜止情況下,車內外噪音差值達到15.7分貝,車內屬于安靜范疇。跑起來的風噪和路噪也不明顯,表現豪華車應有的水準,也優于燃油版車型。
對于寶馬iX3,業內一直質疑它是油改電的身份,進而看衰其實際表現。從技術層面來看,采用了寧德時代的NCM811電芯,容量為74kWh,能量密度達到了154wh/kg,并且電池包的模組、電控、冷卻甚至是箱體都是自己生產,組裝也在沈陽工廠進行,以確保寶馬對于安全的要求。可以看出,寶馬iX3電池包橫向有四層潰縮結構,包括鏤空的兩根縱梁,包體橫向冗余空間,六根橫向加強筋。按照寶馬的說法,電池包不僅僅是電池包,還是底盤的一部分。
當然了,除了技術層面,我們還是以實測標準來考驗它。先將寶馬iX3充滿電,記錄下表顯續航里程,然后調整駕駛模式至ECO PRO,并把空調和風量設定好,開始續航測試。測試方法如下:跑過一定路程后,將測試前的表顯里程減去結束測試的剩余里程,最終得出減少表顯里程。再跟實際行駛里程對比得出下降比例,算出實際續航里程是多少。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寶馬iX3的NEDC續航里程為500km,但充滿電之后會根據之前駕駛風格來判斷表顯續航里程。換言之,如果之前駕駛風格較為激烈,充滿電續航里程就比500km要少一些。這次測試開始之前,充滿電表顯只有425km,就是這個原因了。
在綜合續航測試中,我們實際行駛了115km,表顯平均時速39.1km/h,表顯平均電耗為13.8kWh/100km。這時候表顯續航剩余324km,表顯續航減少了101km。假設保持這個平均時速一直跑把電耗完,通過表顯總續航和表顯減少的距離之間的比例,算出實際總里程等于484km,幾乎沒有打折,這個續航結果確實令人驚喜。
我們發現,寶馬iX3的行駛時間并不包括停車等待,也就是說在紅綠燈擁堵等待的時間并納入計算,所以即便我們行駛了4個小時,表顯行駛時間只有3個小時,從而導致表顯平均時速較高。經過計算,我們這次測試的實際平均時速接近29km/h。
對于寶馬iX3的外觀,失望的人不在少數,畢竟作為一輛電動車,一眼看過去確實少了幾分新鮮感。整體延續了燃油版X3輪廓,僅在細節部位融入了新能源車的特征,需要你的慧眼發現它的不同之處。
這種情況也延續到內飾層面,你總會覺得眼前一切似曾相識,卻又能找到不少花點心思的地方。還是那句:太熟悉以致于缺少興奮點。就是那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設計,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寶馬向來是這樣的,至少不會太跳脫而難以接受。
跟寶馬X3一樣,寶馬iX3的座椅同樣采用了Vernasca皮革包裹,手感不算十分細膩柔軟,但包裹感和舒適性都不錯,而且多向電動調節、可往前伸的腿托也為這張座椅加分不少。
我們可以看到,寶馬iX3的車內空間并沒有因為因為電氣化而被侵占。行李廂良好的儲物空間和平整的地臺,最大可擴展至1600升,加上后排靠背4/2/4比例折疊、一鍵放倒功能以及電動尾門等,大大增強了實用性和靈活性。
這個問題得分別從智能網聯和駕駛輔助兩方面解答。寶馬iX3搭載的車機系統為iDrive7.0,屏幕尺寸為10.25英寸,UI邏輯很清晰,響應速度及時,支持觸屏、旋鈕以及手勢識別等三種操作方式,可以說它BBA三個品牌里最好用的車機。除了常規功能外,系統加入了天貓精靈、QQ音樂、西瓜視頻等熱門第三方應用,在車機互聯本地化方面,寶馬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至于駕駛輔助方面,寶馬iX3搭載了BMW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這是寶馬目前應用在量產車上的最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這套系統包含25個傳感器、攝像頭和雷達,能達成十余項豐富的輔助功能,不論是主動式巡航定速,城市擁堵,還是高速巡航,變道輔助等都沒問題。
這套ACC是全速域的,帶有車道保持功能,其啟動邏輯與特斯拉、小鵬、蔚來這些領先的輔助駕駛比較相似,并且操作邏輯簡單直觀,許多操作都可以簡化成一鍵激活,需要微調的話,進入iDrive有詳盡的詳細設定,說明在程序匹配上,寶馬是做了一些工作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駕駛者可以在車道線清晰的高速和快速路上,在車速低于60km/h的情況下從方向盤上放開雙手,并讓車輛跟隨前車自動行駛。
巡航激活之后,基本不會有壓線、頻繁修正方向盤的不穩定表現,應對大曲率彎道時也能跟隨車道線行走。如果強行接管方向盤,你會發現跟你較勁的這股“勁”力道不小,所以說這套車道保持優先級還是挺高的。還有電容方向盤的加入,極大地提升系統的駕駛體驗,當系統監測到雙手離開方向盤超過15秒,駕駛員此時只需要皮膚輕輕接觸即可,比過去轉動較勁優雅多了。
還有一個罕見的自動變道功能,在高速公路或快速路上行駛時,駕駛員可通過撥動轉向撥桿激活變道輔助功能,車輛將檢測周圍環境,滿足車速超過70km/h、車道線清晰以及周圍車輛不阻擋的情況下,可自動進行變道。實際變道表現也是相當老司機,只要條件允許,變道動作迅速干脆,幾秒鐘即可完成,比不少新勢力都要果斷。
不過這套駕駛輔助系統還是有一點小bug,一旦車道保持條件不滿足會暫時退出,儀表盤上綠色放線盤指示變成灰色,但沒有任何提示,低速行駛比較容易出現丟失退出的情況。另外,自動變道對道路要求僅限高速和快速路,在國道上哪怕速度超過70km/h也是不能激活的,這點需要駕駛者留意。
總結:
很多人對寶馬電動車的印象還停留在i3和i8身上,誠然,這兩位選手在那個造車新勢力還能用手指數清的時期,體現出的前瞻性受到了廣泛認可。但時過境遷,10年時間后,國內新能源市場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可寶馬新能源卻原地踏步。
當同級的奔馳EQC和奧迪e-tron到來,才喚起寶馬iX3這只裝睡的獅子??上е荒苴s個晚集,而且沒有采用純電平臺也被很多人吐槽,油改電的優缺點都比較明顯。作為電動車,寶馬iX3只能算是初級水平,電氣化理念還不夠徹底。相比特斯拉、蔚來這些車型,寶馬iX3也不是一臺根正苗紅的新勢力電動車。但它在自動駕駛、續航里程以及動力表現等,都有著不錯的駕乘表現,加上寶馬的運動基因得以保留。在降價7萬元之后,在30-40萬元區間內買豪華品牌電動車,寶馬iX3開始變“香”了。(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鐘志濤)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