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姿內部儲物空間豐富,設計的重點在其前排,后排空間有些局促。
兩廂飛度在實用性、經濟性方面的表現突出,但零配件“貴”將成為“絆腳石”
良好的品質和靈活的操控是兩廂POLO的最大賣點,但是獲得國人的普遍認知尚需時日
很多人喜歡針對一些根本無法說清楚的問題“喋喋不休”,“排量1.3 L好還是1.6 L好?”、“兩廂好還是三廂好?”、“手動擋好還是自動擋好?”,這些關于“中國國民車”的爭論都曾經在業(yè)界掀起波瀾,但是結果總是不了了之。與其繼續(xù)這樣“上綱上線”,還不如正視實際存在的“眾口難調”,盡量搶占更多的細分市場。本期介紹這樣一些車,它們穿梭于城市的森林,游走于時尚的前沿,它們是都市的精靈。
“時尚、簡約、實用、自我”這些詞語合并在一起就是時下都市新貴們對于生活態(tài)度的簡單概括。城市的快節(jié)奏無疑會給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帶來許多壓力,所以新生代的都市人在閑暇時喜歡釋放自我、享受激情,使生活的節(jié)拍按照自己的意愿舞動,而汽車則成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音符。兩廂飛度、兩廂POLO、威姿這些時時閃現在街頭巷尾的“無尾精靈”恰恰迎合了年輕人追求個性的需求,為繁忙的城市增添了幾分活潑的青春旋律。
雖是時尚代表但還要直面嚴峻的市場壓力
威姿:豐田公司基于自己的世紀戰(zhàn)略車平臺NBC開發(fā)的小型車在國際上屢獲殊榮,威姿的原型車YARIS更憑借亮麗的外形、實用的設計連續(xù)獲得兩次“歐洲全能冠軍車”。然而進入中國之后,這位希臘女神卻陷入了非常尷尬的境地。除了價格因素之外,豐田8A這款優(yōu)秀的發(fā)動機卻成了主要的絆腳石之一,“跟夏利一樣的發(fā)動機”這句非常外行的話直接影響了車輛的銷售,而同門師弟威樂也未能幸免,銷量不夠理想。我們試駕的這款自動豪華型目前的廠家指導價為8.68萬元,經銷商表示可以再優(yōu)惠1 000元。
兩廂飛度:也許是因為三廂飛度銷售業(yè)績非常理想,兩廂飛度在現身中國之前似乎就已經成為新聞界的焦點,大家都希望這款血統(tǒng)更純的車型能夠早日駛入我們的生活,更希望它在沒有了三廂車尾部的爭議之后能夠將“Fit”的火爆銷售進行到底。正如人們的預期,“排隊提車”、“加價銷售”的情況的確在兩廂飛度身上發(fā)生了。然而正當人們感嘆“Fit兄弟”的熱銷時,商家開始讓利銷售兩廂飛度,其讓利幅度則更加令人大跌眼鏡。記者走訪了解到,在經過了年底大降價之后,兩廂飛度的售價也相應回升。我們此次試駕的1.3 L自動擋型的市場價為10.68萬元,經銷商不提供優(yōu)惠。
兩廂POLO:我們前面提到了“都市新貴”,也講到了他們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可是只有在POLO出現之后,這種需求才開始得到了滿足,銷售情況自然也非常理想,“菠蘿派”甚至成為了一種有關生活品位的文化現象。然而隨著新競爭對手的不斷涌現,POLO的相當一部分市場被蠶食,“配置低”成了最主要原因,雖然隨后廠家也有所改進,但是始終不能擺脫曲高和寡的境地。目前市場上POLO的銷售比較混亂,2003款和2004款混雜在一起,以我們試駕的1.4 L手動舒適型為例,2003款的市場價為10.28萬元左右,而2004款則要11.08萬元,更有一些經銷商將2003款當成2004款來賣,從中牟利,消費者購買時還需注意。
時尚的主要元素,外觀不提不可
按照《汽車導購》的辦刊原則,我們一向不主張“以貌取人”,車是用來開的,外觀什么樣都不如有“內秀”的性能來得實惠。另外,對于外觀的看法向來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說好看與否也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意見,所以很少在上面投入太多筆墨。然而本文中這幾款車走的都是青春路線,外觀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花些版面介紹只為讓您多一些參考。
“渾厚不失輕盈、活潑而又乖巧”,這是我們對于威姿外部造型的整體評價。雖然車寬比不上兩廂飛度和POLO,但是大弧線的造型使得威姿看上去更加圓潤,配以兩個碩大的頭燈使整車看上去充滿靈氣。略微向外凸起的腰線向后延伸并在車尾形成一個微小的“臺階”,顯然設計者是為了增加尾部的活力,然而這卻時常成為人們斥責的對象。別致的車身顏色的確是威姿的個性所在,但是色彩的調配上還是不敢恭維。
三輛車當中,兩廂飛度是最后來到中國的,外觀也融入了更多的時代氣息,兩廂飛度同三廂飛度相比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其略微向外凸出的車頭燈組和里面超大的前照燈,這不僅有助于夜間行車,而且也為車輛增添了幾分精氣神。另外,5種不同的車身顏色也為消費者提供了多種張顯個性的選擇,其中絢麗紅則成了十足的搶手貨,常要預定才能買到。
按消費者的年齡劃分,POLO應該算是最大的,它身上減少的是幾分年輕的浮躁,多了幾分穩(wěn)健與自信。這種感覺或許來自于德國設計師的嚴謹,沒有了前面兩款車近乎夸張的大燈設計,也沒有了兩廂飛度那樣過分強調車身線條,所以實際的購買群也發(fā)生了變化,30歲左右的年輕人會更加喜愛,他們所需要突出的個性不是年少時那幾分活潑,而是體現自身對于生活的感悟和對于品位的追求。
兩廂飛度和威姿在實用性方面表現各具特色,POLO另具優(yōu)勢
這三輛車在實用性方面的不同表現充分體現了日本和德國設計師在設計理念方面的不同,日系轎車喜歡在儲物空間的多樣化方面做文章,而德國車則更注重內飾風格的和諧和工整。
兩廂車小、靈活性自然是優(yōu)勢,可是廠家總喜歡宣傳寬大的內部空間,威姿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坐在駕駛席上,最突出的感覺就是1 520 mm(比POLO高了55 mm)車高帶來的充足的頭部空間和良好的視野,中置的儀表盤也起到了增大視野的作用。各種各樣的儲物格隨處可見,各種物品都可以在乘員觸手可及的地方找到容身之地,非常方便。同前排相比,威姿后排座位似乎受到的關注并不夠,橫向空間不夠理想,后排座椅坐三個人就顯得比較局促了,出于尾部線條的原因后門窗采光不夠理想,后面的乘客有些“憋屈”。
三輛車當中最希望在空間方面贏得賣點的就是兩廂飛度了,其所倡導的“MM”理念也得到了充分體現。說起來您可能不信,除了車長輸給對手之外,高度和寬度兩廂飛度都是這三款車當中最大的,這也保證了它有比威姿更加理想的內部空間。值得一提的是,該車擁有基于油箱中置技術的三種不同的空間組合形式:可以容下最長2.4 m物品(比如高爾夫球桿)的超長模式、可以放進1.28 m物品(比如一大盆花)的超高模式和向前放到后排座椅后高達1 3 23 L儲物空間(足可以放進一輛小自行車)實用模式。另外,兩廂飛度的各種儲物格雖然不如威姿那么豐富,但也足夠滿足日常的使用了。
三款車當中,POLO內部空間似乎缺少了前兩者那樣豐富的變化,也是三者當中唯一后排座椅只能整體放倒(其他兩者都能6∶4放倒)的車型。這似乎聽起來是缺陷,但也恰恰反映了德系轎車與日系轎車最大的不同。更加講求品質的細微體現,更加講求每位乘客都有同等水平的舒適感,這是我們對于POLO這輛純粹德國車在內部空間分布方面的總結。POLO擁有2 460 mm的軸距,遠遠超出了前面兩款車型,在保證了前排乘客獲得良好腿部空間的同時,后排乘客也不會感到任何的緊張。而且從座椅的舒適程度上來看,三者當中也只有POLO的后排乘客能夠獲得與前排相同的舒適性。另外,在方向盤、換擋手柄、各種按鍵的質感和舒適程度方面,POLO也有著比較明顯的優(yōu)勢。
兩廂飛度和威姿配置水平基本相當,POLO緊追而來
中國市場上有這樣一種現象,民族品牌靠“底價+高配”爭奪市場,日韓車型靠“經濟+高配”,而以大眾為代表的歐洲車則依靠“品牌+品質”,“配置低”似乎是它們“永恒的傷”。按照德國本國理念搭配出來的配置組合似乎總是迎合不了國人在這方面的需求,而相比之下日系轎車似乎做得更好。這一特征在本文比較的三輛車身上可以得到充分體現。
車輛配置的多少是和車價息息相關的,我們在選擇車型時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前面的市場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威姿自動豪華型和兩廂飛度1.3自動擋的市場價基本相當,分別為8.58萬元和10.68萬元,而按照2003款的市場價,兩廂POLO1.4手動舒適型的售價為10.28萬元左右。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市場上2003款POLO的數量急劇減少,庫存車賣完后就沒有這么便宜了。
三者在基本配置方面大體相同,雙安全氣囊、助力轉向、手動空調、鋁合金輪輞,不同之處在于,2003款POLO只裝備了前門電動車窗,沒有中控門鎖,后期銷售的車型所裝備的單碟CD也不是原廠就有的,而2004款POLO1.4手動舒適型與2003款的區(qū)別也僅限于,其安裝了4門電動車窗和原廠的單碟CD。駕駛席座椅,兩廂飛度和POLO都是6方向可調,威姿則為4方向。此外,威姿1.3自動豪華型還可以選裝手動天窗,兩廂飛度則只有1.5 L排量的車型上才有。威姿、兩廂飛度裝備的都是175寬胎,兩廂POLO舒適型則是165的輪胎,豪華型是185的。POLO也是三款車當中唯一配備四輪盤式制動的車型。飛度和POLO裝備的都是“ABS+EBD”,威姿則只有ABS。
駕駛感受同樣反映不同的造車風格
駕駛感受方面,我們可以從這幾輛小車身上感受到“沒有尾巴”所帶來的靈活與動感。單純從技術指標上來看,三者當中有兩款1.3 L排量的車型和一款1.4 L的,比較它們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似乎只是在伯仲之間,突出的感覺就是威姿使用的8A發(fā)動機要在6 000 r/min和5 200 r/min時才能爆發(fā)出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屬于十足的高轉速發(fā)動機。
在實際駕駛過程當中,大概是出于排量的原因,三款車都沒有在動力性方面給我們留下太多的印象。總體來說POLO在操作和路感等方面表現比較特別,相比另外兩款車型而言,該車雖然提速不是很快,但是電子液壓動力轉向系統(tǒng)使我們手中的POLO通過各種彎路時,轉向靈敏、準確。另外,再加上符合大眾風格有些偏硬的懸架在各種路況下都顯得“四平八穩(wěn)”,急轉彎的情況下也不會出現側傾過大的情況。該車配備的MQ200手動變速器擋位清晰,操作起來沒有絲毫“拖泥帶水”,僅從操作性能方面來看,POLO堪稱同檔次車型的典范。POLO1.4手動舒適型雖然只采用了165輪胎,但是由于整備質量較大,一般路況抓地力還是比較讓人放心的。
談到“i-DSL發(fā)動機”在國內的汽車市場上可謂名聲遠播,這種雙火花塞順序點火的技術以出色的燃油經濟性贏得了廣大消費者一致好評。在單純技術指標方面該發(fā)動機的優(yōu)勢雖然沒有預想的那么明顯,但是驅動這樣一輛輕盈的小車還是毫無問題的。相比POLO,兩廂飛度的質量較小,相比自動擋威姿,CVT自動變速器動力衰減要少很多,所以三款車當中兩廂飛度的動力性還是比較突出的。另外,CVT自動變速器最直觀的賣點就是消除了普通自動變速器在換擋時的頓挫感,增強了乘坐的舒適性,這一特點也在兩廂飛度身上得到了體現。平心而論,兩廂飛度在操控靈活性方面表現不錯,但是來自道路的反饋似乎少了一些。
威姿的駕駛感受在這幾款車當中顯得中庸了一些,但在操控的靈活性、輕便性等方面并不明顯輸給前面兩款車型,只是在加速性能方面比較特別。用腳踩下油門踏板,轉速迅速升高,然而8A發(fā)動機的充沛動力并沒有立刻表現出來,當轉速沖到了4 000 r/min 之后才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動力輸出,可以稱得上是十足的高轉速發(fā)動機。不足之處,威姿在高速行駛的情況下車內的噪聲較大。
售后服務基本相當,養(yǎng)車費用相差較多
談到售后服務,上海大眾、廣州本田、天津一汽在服務站分布和服務質量等方面的水平相差不多,前兩者優(yōu)勢在于售后服務更加規(guī)范、更加講求質量、體系性更強,而天津一汽則更多地考慮了修車的實惠性。大概是新上市車型的緣故,兩廂飛度的零部件還是比較貴的,例如原車并沒有裝備后窗隔板,要是外加的話需要1 000多元。上海大眾的零部件向來以“貴”著稱,但前不久統(tǒng)一下調了零部件的費用,POLO零部件的價格基本下調到了消費者可以接受的水平。三款車當中零部件最便宜的應該是威姿,可以充分體現高國產化率的好處,在同檔次車型當中優(yōu)勢明顯。
威姿自動豪華型
發(fā)動機型式
直列4缸、DOHC、16氣門
排量 L
1.342
最大功率kW(r/min)
63(6 000)
最大扭矩 N·m(r/min)
110(5 200)
變速器型式
4擋自動
長、寬、高 mm
3 640、1 660、1 520
軸距 mm
2 880
廠家指導價 萬元
8.68
市場參考價 萬元
8.58
兩廂飛度1.3 L自動擋型
發(fā)動機型式
直4、SOHC、i-DSI
排量 L
1.339
最大功率kW(r/min)
60(5 700)
最大扭矩 N·m(r/min)
116(2 800)
變速器型式
CVT無極變速
長、寬、高 mm
3 845、1 675、1 535
軸距 mm
2 450
廠家指導價 萬元
10.68
市場參考價 萬元
10.68
兩廂POLO1.4手動舒適型
發(fā)動機型式
直4、16氣門
排量 L
1.390
最大功率kW(r/min)
55(5 000)
最大扭矩 N·m(r/min)
126(3 800)
變速器型式
5擋手動
長、寬、高 mm
3 897、1 650、1 465
軸距 mm
2 460
廠家指導價 萬元
11.28(2003款)
市場參考價 萬元
10.28(2003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