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跨界精靈 試駕09款斯柯達Yeti
雖然斯柯達這個品牌落地中國只有幾年的時間,但在它的故鄉捷克卻有著百年的歷史,不過在大眾接手斯柯達之后,斯柯達并沒有延續過去的老邁,而是抖擻了精神使自己成為了大眾旗下最會“打扮”的產品,而這款即將在中國發布的酷越新車就應該算得上斯柯達系列中設計最前衛的一款了,那么它到底有著怎樣獨特的味道呢?
試駕2009款斯柯達Yeti
● 延續個性路線
在中國09年的車市中,除了受到政策優惠的1.6升以下排量車型銷售火爆以外,另一個耀眼的增長點就是為數眾多的城市SUV車型,而我們此次試駕的這款斯柯達酷越車就是奔著爭奪這塊快速增長的大蛋糕而來的。同大多數酷越車一樣,它兼具了SUV高大車身的優勢以及掀背車的實用性,并且出色的通過能力也使它有能力同日產的逍客,福特的Kuga,豐田的RAV4和本田的CR-V一較高下。
外形極富個性
不過這款新車最大的看點卻并不是因為它的功能性,而是因為它的設計。與那些走炫酷和犀利路線的車型不同的是,Yeti的設計使它四處洋溢著一種可愛的神情。由于它的車身長度只有4.2米,因此從整體上看上去Yeti的感覺更加方正,敦實,不過既然是新一代的斯柯達車型,那么它的前進氣隔柵設計與晶銳和明銳以及昊銳也就如出一轍,同樣繼承了斯柯達晶銳所特有的瀑布式隔柵,但不同的是它的前臉設計更加富于雕塑和力量感,凸顯了作為酷越車型的使用和視覺特點。
細節采用了夸張的手法
不過同所有的斯柯達產品一樣,它們都稱不上漂亮,如果非要用什么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多少有些夸張和怪異。此外,同晶銳一樣,它的黑色A柱也給它增添了不少靈動的感覺,將車頂與車身分離開來,此外它的與尾窗設計整合到了一起,再加上方正的設計,因此坐在車內環視四周的視野非常出色,沒有什么死角。
尾部簡潔實用
而當你進入Yeti的車內,你會感到這里的一切都非常的熟悉,因為它的整體感覺與斯柯達明銳和昊銳的內飾設計如出一轍,比起當時概念車上那種到處都采用鍍鉻設計的大膽前衛風格要保守了許多,如果不仔細辨認的話,它的內飾與歐版的明銳簡直是如出一轍。雖然在內飾的設計上缺乏新意,但總要比新一代大眾千篇一律,縮減尺寸來體現不同級別的產品布局要來得更加富于個性,起碼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的。
內飾簡單,工藝水準高
儲物空間豐富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品質,或許這也是為什么斯柯達這樣一個相對較新的品牌能夠很快在國內市場上推廣起來的原因。大眾在品質管理和監控上的能力還是不容置疑的,無論是內飾還是外觀,在細節的處理和用料上都沒有什么值得指摘的地方,雖然大部分面板采用的都是塑料件,但無論是觸感還是邊緣的做工都表現出了德系車的品質。根據JD Power的客戶滿意度調查,斯柯達在07年排名第二,在去年排名前五,在過去的14年間就從未跌出過前五的排名,這樣的成績的確沒有什么對手能夠撼動。
在空間表現方面,雖然車身長度不長,但這款新車繼續繼承了斯柯達大空間的特點,尤其是后排的頭部空間表現得非常出色,靈活多變的VarioFlex后排座椅布局也是相當實用的設計。不僅三個座椅都可以分別折疊,也可以單獨折疊中間座椅的靠背形成后排的中央扶手,當然,當你需要讓所有的座椅都放倒以提供一個平整的行李箱容積時,后排的三個座椅也都可以非常容易的進行折疊,同時能得到1760升的寬敞空間。在沒有放下后排座椅的情況下,它就擁有505升的最大行李箱容積,對日常使用來說,這樣平整的空間已經完全夠用了。
乘坐與儲物空間非常寬敞
它駕駛位置的座椅可以進行非常充分的調節,再加上酷越車型本身所具有的高車身特點,因此也能夠為乘員提供不錯的視野效果,四方向可調的轉向盤使它不僅能夠適合歐洲人的體型,而且也能適合亞洲人的身材。在硬度和支撐效果方面,斯柯達的這款新車繼承了德系產品一貫的特色,包裹性突出,偏硬的風格更適合長距離的旅行。在配置方面,所有的Yeti都配備了ABS和制動輔助系統,而所有的四驅版Yeti則都配備了ESP系統。當然其他的安全配置也非常豐富,比如多大九個的氣囊,Isofix兒童座椅固定點,主動式防后傾的頭枕都能在它的身上找到,但令人擔心的是,在國產之后,這豐富的安全配置恐怕也就剩不下幾個了。
座椅乘坐舒適
● 輕松駕馭
雖然作為一款酷越車來說它的駕駛位置比較高,但當你坐進去之后卻感到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高,開起來更像是一輛家用掀背車。正因為如此,它那帶有德系血統的底盤還是能在彎道帶給你很強的信心,憑借著出色的懸掛韌性和偏重的轉向盤回饋力度,使它在應付比較急的彎道時并沒有因為過高的車頂而產生嚴重的車身側傾,從而在操控和空間表現上取得了不錯的平衡。
試駕2009款斯柯達Yeti
在對付顛簸和碎石路段上,這款德系風格的酷越車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利索。雖然車輪下的震動可以清楚的傳遞給你,但你并沒有感覺到任何多余的晃動,懸掛對震動的過濾非常迅速,不會因為路感的清晰而過分影響了你駕乘的舒適性。不過在行駛過程中,它的風噪由于車體設計的原因顯得比路噪更加明顯,從而影響了一定的舒適性。
試駕2009款斯柯達Yeti
而它所采用的這套第四代Haldex四驅系統保證了Yeti也能夠完成一般越野路況的任務。在柏油路面行駛時,它90%的動力可以輸出給前輪,而如果控制系統探測到它的前后輪出現了轉速差,那么它就會將最多90%的扭矩輸出給后輪以保證最需要附著力的輪子始終都能夠擁有最充足的動力。此外,憑借著限滑差速器的作用,還可以做到位一側車輪提供動力,從而使它擁有最大的抓地力。而在最高配置的車型上,還配備了EDL(電子差速鎖)來提高其越野能力。上坡輔助和下坡輔助也可以在Yeti上看到,在進行坡路測試中表現得非常穩健,只是180毫米的離地間隙與競爭對手相比顯得稍低了一些,對通過性有不小的影響。
試駕2009款斯柯達Yeti
在參與試駕體驗的車型中,包括了1.2T,2.0TDI和1.8TSI這幾款車型。簡而言之1.2T的技術隊中國市場來說還是太前衛了,而且動力也僅僅能說夠用而已,而2.0TDI的特點就在于它能夠賦予你爬山用的充分扭矩,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夠在平日里也擁有不錯的運動表現,那么還是用這臺1.8T的車型才最為合適,而最有可能國產的也是這款車型。
● 總結:
在海外市場上,斯柯達的價格比同平臺的大眾車型要便宜10%左右,而這也充分反映了大眾希望用這種高低搭配而占領更廣闊市場的野心。不過在中國市場推出這樣夸張的大腳精靈恐怕對大多數人的審美來說還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同時如果它的定價策略還是難于大眾的同級產品拉開距離的話,想要熱銷的確并不容易。
- 1
捷達 詢底價>> 7.58 - 11.93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福克斯 9.98 - 16.99萬 詢底價>>
- 3 朗逸 10.78 - 16.69萬 詢底價>>
- 4 翼虎 19.38 - 27.58萬 詢底價>>
- 5 速騰 13.18 - 18.58萬 詢底價>>
- 6 MG3 6.97 - 10.37萬 詢底價>>
- 7 科魯茲 10.89 - 15.99萬 詢底價>>
- 8 新桑塔納 8.49 - 12.38萬 詢底價>>
- 9 寶來 10.78 - 14.83萬 詢底價>>
- 10 榮威W5 17.18 - 29.88萬 詢底價>>
微軟surface 華碩TAICHI 21 佳能60D 佳能550D 佳能6D 小米1S青春版 三星i9300 iPhone 5 小米手機2 Galaxy Note II HTC Butterfly win8 駕校一點通模擬考試2013 三星I9300 魅族MX2 OPPO Find5 三星I9220 華為U9508 HTC One X LG Optimus G Pro 索尼L36h 尼康D7000 富士X-E1 富士X-Pro1 富士X100s 奧林巴斯E-M5 聯想Yoga13 聯想Y480N ThinkPad X230 三星530U 蘋果Pro 富士通UH572 三星GALAXY Note 華為MediaPad 10 FHD mwc2013 idf2013 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