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G系金港賽道體驗 操控的樂趣
● 項目二:極窄多彎賽道競速
使用車型:英菲尼迪G37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賽道,賽道由樁桶碼成,造型是一個數字3和一個數字7,官方定的名字是挑戰G37,因為所駕車型也是G37。賽道全長不算長,但賽道比較窄,直道處的寬度只有3米左右,彎道處也不過4、5米。而可以想象3和7兩個數字的造型都是多彎的,并且彎角很大,所以在駕駛時對駕駛員的操控以及車輛的靈活性是個極大的考驗。
一方面要保證最快速的通過賽道,另一方面控制速度,不能碰到樁桶,因為碰到樁桶罰時3秒。所以盡量控制行駛節奏,在數字3的掉頭彎位置,需要精確計算行駛的線路,因為如果速度稍快錯過轉向點,或者方向大的不夠,很容易造成死彎。
G37的轉向并不非常沉重,但也很有質感,最主要的是轉向精度比較高,車比較聽話的按照駕駛者既定的路線行駛。
盡管G37的懸架行程設計比較短,不過因為其豪華車身份,底盤調教還是偏向乘坐舒適性,對于操控性能稍稍有些降低。這在大角度彎道時可以感覺出來,車身的側傾比較明顯,轉向極限也比較低。而在連續彎道時這種狀況更加明顯,駕駛時要克服或者利用車身重心的轉移。
我們和其他參賽者遇到最多的問題基本上都是視線的轉移問題,因為賽道比較小,而彎道是一個接一個,所以很難做到一直盯住遠方的彎道,而基本上是在跟眼前的第一個彎做搏斗,所以每個彎都不夠流暢。另外因為賽道比較窄,也不敢按照走線原則去把賽道寬度用滿。
● 項目三:8字繞樁+緊急避險
使用車型:英菲尼迪G37
這個項目看起來簡單,其實同樣考驗駕駛員對駕駛線路及油門剎車的控制,只一個8字繞樁就讓大家的成績差別非常大。首先從起點全力加速,G37在初段的表現比較溫柔,起步時不會輕易出現響胎現象,待轉速攀升至3500轉時,我們就會感覺到3.7L爆發出的充沛的動力,加速聲音非常動聽。
到達8字區域的入彎點時要根據速度的快慢稍帶剎車,入彎的速度非常重要,如果你太追求高速入彎的話,當你循跡路線打方向時,向前的慣性會使G37出現轉向不足,車身會向行進相反的方向平移。
不過好在有VDC車身穩定系統的輔助,可以明顯的感覺當轉向不足出現時,該系統在強而有力的削弱轉向不足現象,車頭也會響胎中盡可能的按照行進方向前進。
要想在8字繞樁中比別人快,一定要牢記“慢進快出”這四個字,這與在賽道上行駛是一個道理。如果你又想快進又想快出,那么接下來等著你的就是在彎道中喪失速度,這樣在出彎時你的速度也不會太理想。
出了8字區域后是兩個連續右彎,之后全力加速,加速至緊急避讓區時輕踩制動踏板,或者只要松開油門,準備連續打方向。這時應該把視線轉移至左側將要進入的區域,這樣才可以準確判斷線路。迅速右打180度方向,待車頭進入安全區域后及時回正方向,如果回方向晚了的話,車尾會很容易捎到內側樁桶。
總結:
隨著“極風之旅”北京站的開啟,2012賽季英菲尼迪“G-Force極風之旅”的半決賽正式拉開帷幕,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上海、廣州半決賽也將陸續開戰。而8月27日,成都金港國際賽車場將上演英菲尼迪“G-Force極風之旅”總決賽。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