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北京市交通委還開展了如下8方面的工作:完善行人過街設施、調整公交線路及場站、消除道路平交路口瓶頸、完善交通工程配套設施、道路養護和維修、完善公交配套設施新建公交港灣、調整道路出入口設置、清理城區電線桿占路。在對當前交通問題調研、梳理的基礎上,確定了急需改造的項目共計114項,分兩批完成。第一批項目58項,已于去年4月開始實施,年內完成;第二批項目56項,方案已經確定,也將陸續實施。 在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入的同時,市交通委決定在未來幾年內采取措施,優化調整市民整體出行結構,大力發展軌道交通和大容量地面快速公共交通系統;協調城市交通和城市發展的關系,建設城市周邊“衛星城鎮”,改變城市中心區功能過分集中、人口和就業崗位過分積聚的局面,從根本上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立足未來培養市民交通新意識 目前,北京的總人口為1300多萬人,駕駛員總數達316萬多人,都知道北京交通擁堵嚴重,可誰知道北京三分之一的擁堵是因為違章造成的。加強市民的交通意識培養勢在必行。由此,市交通委提出一系列措施,培養市民的交通新意識。 加強市民的文明素質教育,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識。市交通委聯合有關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學習交通法規的活動,并通過新聞媒體、學校、社區、單位等多種渠道全方位開展交通秩序文明化工作。同時,北京電視臺開辦了交通專欄,加大對北京交通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交通安全新聞宣傳力度。以“文明伴您行”為主題,深化“交通安全進社區”和“交通安全文明村”的創建工作,提高市民的現代交通意識,培養整個社會的交通法制觀念與遵章守規的自覺性,在市民中產生了很大反響。 倡導尊重行人路權和“禮讓斑馬線”活動。2003年8月,北京市交通委和市交管局向全市發出倡議,倡導處于強勢的機動車尊重行人路權,自覺在斑馬線前讓行。通過此次活動,車輛強穿斑馬線、行人橫穿車行道的現象減少了。
[上一頁]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