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甩尾改裝第二步 動力升級增加速度 底盤設定完成后即可進行甩尾練習,不過這邊先講解改裝的部分,要更進一步進行甩尾改造,當然是動力方面要再行提升。若以美規240SX為基礎車輛,首要之事便是更換引擎,畢竟美規240SX搭載的K24DE只有約150匹左右的馬力,很難隨心所欲的盡情發揮。而更換目標當然是日規搭載的SE20DET,臺灣市場比較容易入手的是S13后期型與S14等兩種,分別是205匹與220匹,市價則在12到15萬元左右,移植上由于系出同源,并無困難度。 

至于進一步的動力提升,其實必要性不是非常高,以臺灣能合法甩尾的場地充其量只有TIS、民俗村、尖端等處,這些場地要全場甩完的動力需求其實絕對不會超過300匹,雖然大動力對于做出華麗的大角度、長距離側滑是有幫助的,相對的操作絕對更加困難,而有限的場地無法以大動作甩尾時,多余的馬力就反而成為累贅。以TIS最著名的耶穌彎來說,甩尾過彎的極限約在110km/h左右,并且要路線正確才能貫徹一次完成,因此無論是200匹或是300匹其實都無法以更快的速度突破,這時容易操控的200匹輸出反而有利于抓準路線,漂亮完成甩尾動作。 
不過話說回來,動力愈大愈能夠提前將車體側滑作出華麗的動作,也就是能有效提升日本人所說的‘飛距離’,若是以此為目標,當然可以再對動力周邊進行改造,但先決條件是一定要有駕馭能力,初學者最好不要太好高騖遠。至于改裝的項目包含初階的進排氣系統、可程式電腦、增壓控制器及凸輪軸、普利盤等,這樣的改裝其實就能有效提升輸出值以及動力曲線順暢度。再者就是想追求極致動力者,可以針對引擎本體與渦輪兩三方面來加強,首先是引擎本體,有錢有門路可以從日本弄顆Compelted Engine,隨便都有400匹的實力,而比較普遍的做法是更換活塞、連桿、曲軸,并藉著引擎拆解時同時更換汽缸床墊片、氣門彈簧、大小波司等零件來強化引擎耐用度。而渦輪部分可加大號數提升輸出,但要注意A/R值,A/R值愈小排氣流速愈快,對于低轉速的反應也較佳,較適合甩尾時使用,另外也應對Intercooler進行升級以減少熱負荷。 
做動力提升后還有兩個部分需要變動,其一為傳動系統、二為剛性再提升,剛性再提升的部分較容易,那就是再增加防滾籠,其除能大幅強化剛性外也能同時確保人身安全,更是全車點焊之下最高等級的剛性強化套件。而傳動系統就分為較多部分,一般而言更換輕量化飛輪、金屬三片式離合器組較常見,其他還可更換快排增加換檔速度,甚至是針對齒比銜接順暢度來進行各檔齒輪的更換,不過這部分需要高度專業性與對車輛性能相當熟悉的Tunner才能做到。
[上一頁] [1][2][3][4][5][6] [下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