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2005賽季世界一級方程式大獎賽澳大利亞站比賽上,費斯切拉駕駛著使用米其林輪胎的雷諾賽車輕松獲得了今天首站大獎賽的桂冠。雷諾車隊的另外一位米其林伙伴車手阿隆索以第三名的成績同時登上了領獎臺。 在實行新規則的第一個排位賽中,費斯切拉獲得了自己職業生涯的首個桿位。隨后,在比賽開始階段,費斯切拉一出發便將第二名豐田車隊的特魯利甩開1.4秒。比賽過程中,費斯切拉一直牢牢掌控著比賽的節奏。雖然在最后階段,法拉利車隊的巴里切羅一度將其與費斯切拉之間的距離追近到6秒,但隨后費斯切拉便提高了速度,再度拉開距離。米其林集團賽事總監皮埃爾-迪帕基耶賽后表示:“我們在2004賽季收官站時取得了輝煌的成績,而在2005年揭幕站,米其林取得了同樣輝煌的成績。” 豐田車隊的特魯利在發車階段表現出色,但是隨著比賽的進行,其優勢逐漸喪失,特別是在第一次進站后,他的賽車底盤出現了不平衡的問題。隨后他被一隊米其林伙伴車手超越,最終位列第九。 雷諾車隊的阿隆索從第十四位出發,開始階段一直被索伯車隊的維綸紐夫壓制在第十名的位置上,在超越了老將維綸紐夫后,阿隆索連續創造賽道最快圈速,最終追趕到了第三名的位置上,并使得雷諾在車隊積分榜上以16分的成績領先法拉利車隊。雷諾車隊技術總監說道:“我賽前曾說過比賽的新規則將會要求車手展現新的技巧,而我很高興地看到兩位雷諾車手都表現出了對新規則的深刻理解。我們要同時感謝米其林輪胎:今天米其林提供的輪胎表現得無與倫比。 ”“新的規則對輪胎的要求非常高,但是今天米其林輪胎的表現堪稱完美,它們發揮的出色而穩定,可控性非常好,使得我們的賽車始終保持平衡穩定。米其林以其專業的表現,克服了極端艱難的問題,我們要感謝米其林輪胎。” 同樣使用米其林輪胎的新車隊―紅牛車隊同樣在其第一站表演中取得了鼓舞人心的好成績。庫塔從在發車階段從第三排一躍占據了第三名的位置,但在比賽中,因與被套圈的賽車發生碰撞,最終位列第四名。其隊友克萊因也以第七名的成績完成比賽。 另外幾名米其林伙伴車手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威廉姆斯車隊的車手韋伯獲得第五名,邁凱輪車隊的蒙托亞獲得了第六名。邁凱輪車隊另一位車手雷克南因賽車問題從維修站出發,一路追趕,最終獲得了寶貴的一分。由此,米其林伙伴車手在前八名中占據了七名。邁凱輪車隊經理羅恩-丹尼斯賽后稱贊米其林輪胎的表現:“我們在開幕賽取得的好成績依賴于米其林輪胎的出色表現。” 米其林集團賽事總監皮埃爾-迪帕基耶說:“我們在賽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以應付新賽季新規則可能引起的各種問題,但一切都進行地非常順利。比賽過程中,米其林的輪胎沒有出現任何問題。氣溫比預想的要低,所以輪胎的發揮余地相當大。我們可以從費斯切拉最后階段的比賽看出,在創造了自己最快圈速后,他適當地控制了節奏,直到比賽結束。” “今天的成績是我們冬季所做艱苦工作的回報,并且為本賽季之后的比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個周末我們收獲頗豐,因為我們有機會測試了我們的雨胎,而它與干胎一樣,表現得非常優異。但我們不會就此滿足,因為我們知道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還有更艱苦的工作等待著我們。” 澳大利亞大獎賽從1996年開始就在阿爾伯特公園舉行,并一直是F1大獎賽的揭幕賽,因而廣受關注。今天由于新規則的實施,澳大利亞站更吸引了格外的關注。 本賽季的新規則對賽車輪胎、引擎以及排位賽進行了調整。每站比賽,每位車手沒有特殊情況僅能使用一套輪胎,而每部引擎必須要參加兩站比賽。新賽季排位賽被安排在兩天舉行,周六進行第一階段排位賽,而周日上午進行第二次排位賽,兩次排位賽的成績之和將決定一位車手的最終發車名次。 米其林作為一家具有百年歷史的跨國公司,始終站在技術革新的前沿,為顧客創造出更加安全、有效及舒適的駕車體驗。米其林總部位于法國克萊蒙•費朗;現在全球擁有近12.5萬名員工;在19個國家設立了74家工廠,在超過170個國家設立了銷售與市場機構。米其林分別在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上海設有研究與測試中心,并在巴西和尼日利亞擁有6個橡膠種植園。 1989年,米其林來到中國。本著逾百年的創新精神,米其林將先進科技和高質量產品帶到中國,于1995年底在沈陽設立了第一家合資公司。2001年,米其林又與中國最大的輪胎生產企業之一的上海輪胎橡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組建了上海米其林回力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米其林在中國擁有超過4,900名員工,共同致力于米其林在中國的持續發展和壯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