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改頭換面小心諸多“隱患”
對于汽車改裝這個急速膨脹中的市場,汽車改裝愛好者們時常會遭遇困惑:專業改裝中心的技術到位嗎?出了車險是否能得到保險公司的理賠?會不會為每年的驗車帶來麻煩?在汽車改裝市場的大蛋糕上,個性訴求這支“蠟燭”正流下一滴滴“眼淚”:因改裝而引發的諸多問題,由誰來解決?
北京車主楊凌風最近遇到了麻煩事,因為加裝了天窗,他的千里馬沒有通過驗車。6月23日,北京車管所宣布,私自安裝汽車天窗的車輛不能通過車檢。
車管所之所以有這個規定,是因為5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條明確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征”。因此,自行改裝造成與出廠技術參數不符的車輛,是肯定不能通過年檢的。安裝天窗自然也在限制范圍內,而且楊凌風加天窗的日期是5月28日,自然無法通過車檢了。
改裝車難過年檢關
時下,一些車主為了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將自己的“坐騎”裝飾得要么花里胡哨,要么改裝得動力澎湃。行走在大街上,經常會有一路轟鳴、看上去像戰車的改裝車從身邊呼嘯而過。小到車身貼紙,比如在外車身貼滿各種卡通圖案和文字,把自己的普通家用轎車改裝成賽車的模樣,在上面貼上“公路暴走”之類的標識和賽車的車牌;大到發動機、制動系統、車身懸掛的改裝。車輛改裝風行一時。但殊不知,這樣改過以后,他們的車很難通過年檢。
在北京一家機動車檢測場,記者發現將外觀作了改變的汽車連外觀檢驗這一關都通不過。“今年怎么這么嚴!”因為換成了本田的車標,車主王先生沒通過年檢。檢測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機動車注冊登記時對車的品牌、型號、車身顏色以及發動機號、車架號等都進行了詳細登記,機動車行駛證上也有車的照片。對機動車進行年檢時,首先要核對這些信息,如果情況不符,就不能通過。包括將國產車換上奔馳、寶馬、奧迪等名車車標,也不能通過車檢。
為何改裝后的汽車不能通過年檢呢?北京車管所一負責人表示,人們都希望自己的車裝飾得具有個性化,這本無可厚非,但車標、車身顏色和車號牌是識別機動車的重要信息,擅自更改,會給機動車管理及道路交通管理帶來隱患。改裝車可能對公路安全和環保造成損害。以非法改裝引擎或排氣系統為例,這些車除制造令人難以忍受的噪音和空氣污染問題外,也會影響車的機械功能。
私自改裝隱患多
“改裝車不能通過年檢并不是簡單地為了限制,而是出于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考慮”。北京市車管所李長征所長以安裝天窗為例介紹了改裝車的危險性:“私改天窗會對機動車駕駛員和乘車人造成安全隱患。因為車輛在定型、出廠時都經過試車和碰撞試驗,經過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檢驗合格。如果私改天窗,會改變原車的整體結構和設計的安全技術參數。而出廠時帶有天窗的機動車在設計時加裝了橫、縱梁龍骨,以保證車輛的安全技術性能,也經過了有關部門檢驗,有的機動車在加裝天窗后,由于密封性不好,造成車內漏水、車頂嚴重腐蝕,這些都會影響車輛的行駛安全”。
其實改裝車在國外已經非常流行了,但由于我國的改裝環境不成熟,消費者對改裝的認識不夠,認為改裝是件很簡單的事,所以往往盲目改裝,使改裝車都成了“危車”,連根本的行車安全都保障不了。特路普裝飾公司李經理告訴記者,現在,自行在網上郵購改裝產品自行改裝和在不專業店內進行改裝這兩種情況最為突出。
記者了解到,由于對改裝的不了解、盲目地一“改”了之,讓不少的車主吃了苦頭。陳先生在一家修理店將自己的派力奧改了一番,結果在行駛時不僅感覺不出什么效果,反而覺得車身時常發抖,只好拿到定點維修站修理。技術人員看了后認為改得太糙,走線極不規則,發動機磨損得太厲害,只有大修了。“可怕的是一些改裝車還威脅到別人的安全”,李經理告訴記者,如果非法改裝車的引擎馬力太強,一些部件如剎車器等可能無力負荷,很可能會對車內的乘客和其他公路使用者構成危險。
改裝車索賠難
汽車改裝市場崛起的時間還不長,不能通過年檢并不是它惟一的尷尬。由于汽車改裝對技術要求很高,想要規范市場,就必須有權威、專業的技術部門加以鑒定,而目前國內市場缺的正是這樣的權威機構。不少私家車主抱怨說,對于改裝技術他們一竅不通,自然是店家怎么改就怎么用,但改裝技術是否可靠、經改裝的汽車是否安全,作為車主,根本無從評定,所以吃虧受損自然難免。李經理告訴記者,事實上汽車改裝并非任何人都可以進行操作的,對原車的外觀、結構甚至動力系統進行改造,必須要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配件,而且要具備相當專業的改裝水平才可以進行。目前很多個人及非專業的改裝店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和水平,這就可能給改裝車留下嚴重的安全隱患。
除了留下安全隱患以外,改裝車輛出事故后往往得不到保險公司的賠付。即使得到賠付,也只得到了原車的賠付,改裝部件是無法得到賠付的。可是要知道,光是安裝一個大包圍就要花掉幾千元,出事故后這些錢就算扔進水里了。記者對各個保險公司進行了了解,他們一致的意見是,盡量不要對車輛的剎車、轉向和減震系統等進行私自改裝,因為這會極大地改變車輛的安全性能。如果進行了改裝,索賠起來會很麻煩。
改裝要符合規定
“國內改裝行業最大的問題是,這個行業缺乏法律法規或行業標準予以規范,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從事了多年汽修業的關先生無意評價改裝行業的優劣:“關于改裝管理的細節項目,確切到哪些項目是可以進行改裝的,哪些是不能改裝的,目前國家沒有相關的管理部門和法規,所以這些問題還需進一步探討。而在汽車改裝行業較發達的一些國家和地區,一般都有專門的汽車改裝法律。”記者了解到,不允許安裝天窗在國內其他地區并沒有被限制。華越裝飾公司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是外地車牌車,一樣可以安裝天窗。
汽修行業的專家羅工程師從汽車維修及汽車構造的角度上就汽車改裝表示:“適當地進行改裝對汽車來講應該是沒有壞處的。比如汽車的制動力,在進行改裝以后反而會增加其效率。同時進行一些動力提升對汽車也是沒有壞處的,比如換換火花塞、高壓線都只是為了讓汽車更良好地運作,沒有不安全的因素。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改裝都是合法并且適當的,比如汽車的方向、剎車等系統就不能輕易改裝,而涉及到汽車的規格的改裝也是不合理的。”
其實,對自己的汽車做一些小的改動,并沒有受到法律限制。2004年4月30日公安部發布,5月1日起實施的《機動車登記規定》(72號令)第十七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在不影響安全和識別號牌的情況下,機動車所有人可以自行變更:小型、微型載客汽車加裝前后防撞裝置;貨運機動車加裝防風罩、水箱、工具箱、備胎架等;機動車增加車內裝飾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