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的來臨,汽修行業逐步進入淡季,一些汽車服務機構,開始加大對車輛改裝、車輛美容的宣傳力度,期待價格不菲的這兩項業務為自己創造更大利潤。與此同時,不少追求個性、追求另類的有車族,也樂得將愛車“改頭換面”。然而,有業內人士鄭重提醒,車輛還是不要輕易改裝為好,因為這樣一來,很可能就通不過車輛年審;再者,如果出現意外,向保險公司索賠將會變得困難。 據了解,車輛改裝一般分三種情況:一是外觀的改裝,包括開天窗、增加前后杠、行李架、后尾翼及輪胎輪圈、底盤等的升級;二是車內部分的改裝,包括方向盤、運動型座椅的改裝和儀表設備及降音材料的增加等;三是動力系統的升級,包括鋼線和火花塞、空氣濾芯、排氣管、電腦板、渦輪等的改造。“國家《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拼裝機動車或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征。”車管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具體說,就是車子標志不能改、發動機排量不能改、不能隨意添加天窗以及改變外觀等。一旦改車必須及時更換相關證件,否則年審很難過關。而人保南京分公司一位業務經理更是直言:保險公司只會按照車輛原來承保的樣子進行理賠,對于車主自己改裝的部分,保險公司肯定不予賠付,除非車主已與保險公司就改裝部分的投保事項進行特別約定,并且支付“新增設備險”保費。例如,給車輛增加前后保險杠,裝個尾翼,或是給車輛作個“大包圍”,只要車主事先給這些改裝設備另行支付過相應保費,出事后才能獲得賠付。該人士表示,據他了解的情況,改裝車一旦發生事故,對于事故原因是否由于改裝設備引起的認定較為復雜,也沒有很一致的標準,因此,保險公司和車主十有八九會在這個認定上發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