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昆明市白馬小區的楊先生剛加入“車族”行列,幾個月前,他在一家汽配店花20多元買了一瓶防凍液,可沒多長時間,他就發現車子跑起來有些吃力。更可怕的是,今年2月初,他的車在行駛中竟突然熄火。在維修站檢查后,才知道原來發動機缸蓋等部位早已被防凍液腐蝕出了幾個洞,使水箱出現了漏水的情況,從而影響發動機散熱,造成動力不足。
記者近日從昆明市消費者協會了解到,在去年汽車消費者的投訴中,對汽車防凍液產品的投訴情況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為此,記者近日走訪了黃土坡一帶的汽配銷售點。
“水制”防凍液價格便宜
在一家汽車配件商店,記者見到了一種10升裝的大桶防凍液,零售價格只要20元。“如果買得多價格還能商量”,售貨員介紹,這是“水制”防凍液,“用水做原料,價格當然便宜,而且是新出的高科技產品。”據了解,好的防凍液含有乙二醇或丙二醇成分,能抵抗零下四十攝氏度以下的低溫不結冰。但這種防凍液標簽上卻只標注了廠名,根本沒有寫明成分。記者又走訪了附近幾家汽車用品店,也發現類似的情況。
以假亂真危害大
“防凍液的主要原料乙二醇價格去年普遍在8000元/噸左右,最高達到1.2萬元/噸,但有的成品防凍液卻只賣8000元/噸,可見防凍液摻假并非個別情況。”從事汽修行業多年的韓師傅介紹,如果乙二醇價格按最低8000元/噸的價格算,加上其他配料、加工制作和包裝費用,那么每桶四升的防凍液價格最少也得40元錢。”
“甲醇替代乙二醇,成本大大降低了”。韓師傅說,目前市面上防凍液摻假主要是用甲醇代替乙二醇做原料,或在乙二醇中摻入甲醇、水等。甲醇價格在每噸 3000元左右,可使成本大大降低,故一些廠家就妄圖以假亂真。但經過多次實驗,甲醇冰點沸點等性能明顯不如乙二醇。同時,甲醇本身會揮發,人體不僅會通過食道吸收,皮膚和呼吸也可以使甲醇進入體內,長時間接觸還會導致慢性中毒。
貪小便宜得不償失
“我去年買過一桶防凍液才16元錢,”已經開車4年多的黃先生告訴記者,防凍液價格有時低得離譜,“用吧,雖怕摻假腐蝕車,但一桶價格就低了幾十元錢,還真是個不小的誘惑。”
采訪中像黃先生這樣想法的司機并不占少數,他們大多貪圖便宜就隨便選擇一個牌子的防凍液。但別小看了劣質防凍液的“破壞能力”。據了解,長期使用不合格的產品,汽車整個冷卻系統會被腐蝕,從管路接口到鋁制品會溢出腐蝕物,嚴重者會導致泄漏,甚至損壞鋁制氣缸體及散熱器。
據昆明市黃土坡某經銷防凍液多年的商貿公司負責人介紹,優質防凍液一般采用進口高純度乙二醇和高純凈去離子軟化水為原料,可以從源頭上確保防凍液的質量;同時還需要添加十多種添加劑,獨特的硅酸鹽穩定配方,用以防止乙二醇氧化生成腐蝕性極強的副產品;并還要有過濾、滲透等質量強化技術。因此,選擇一些經過檢測中心推薦、有強大實力支撐的品牌還是比較可靠的,消費者使用起來也非常放心。
謹防“套牌”銷售
韓師傅還介紹說,由于目前防凍液還沒有國家標準,執行的是兩個行業標準:中國石油化工行業標準《汽車及輕負荷發動機用乙二醇型冷卻液》標準和中國交通行業標準《汽車發動機冷卻液安全使用技術條件》。合格的汽車防凍液包裝桶上都應標明是按照哪種標準執行。所以消費者在購買防凍液時,應注意產品包裝上是否標有上述兩種執行標準。因為防凍液還有一種“套牌”銷售的造假手法,經營者用合格防凍液包裝“換置”到自己的冒牌產品上,再低價銷售。
此外,韓師傅還提醒消費者,購買防凍液時盡量選擇品牌產品以保證質量;司機朋友應選擇冰點比車輛運行地區的最低溫度低10度左右的乙二醇型產品;不同廠家、不同品牌的防凍液切忌不要混用。一般來講,防凍液每兩年一換,已添加防凍液的車輛最好也去專業站進行入冬前的檢查,如果發現防凍液變濁、變質、變味、發泡等現象應及時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