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生活從導航開始
汽車導航、個人導航
、智能交通系統管理、因特網的應用等都要使用電子地圖的。目前,這個由汽車商、手機商、電信運營商等組成的新興產業已有國內近百家企業參與其中。四維圖新總經理孫玉國說,今天,車載導航系統和手機導航系統才是真正的金礦,這個產業有可能達到千億元的規模。
前景
歷史并不長,但已經開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孫玉國很自信地介紹了他擔任總經理的北京四維圖新導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當今國際有五大為高端用戶提供產品的電子地圖廠商,如果要提第六家,那就是“北京四維圖新”,它也是中國第一家推出商業化導航電子地圖的廠商,目前已拿到了國際上幾乎所有主流車廠的訂單,在已經上市的車導市場有著90%%以上的市場份額。
記者曾在10月上旬參觀了這家公司,擁有七百多名員工對高技術企業來說規模相當可觀了。由于是新興高技術產業,公司今年產值比去年增長了四五倍,顯示了市場的強大拉動力。
孫玉國認為我國導航產業正處在“啟蒙階段”后的第二個階段———發展階段,與國外相比,我國的電子地圖產業歷史并不長,但已經開始逐步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到2008年,電子地圖的應用將鋪天蓋地
2004年我國的轎車保有量超過1100萬輛,可是其中安裝了車載導航系統的只有1萬多輛。而在日本,目前已有50%以上的汽車安裝了車載導航系統。今年10月份諾基亞公司在中國市場首個推出了將硬件設備、軟件應用及電子地圖集于一身的全套移動導航解決方案———諾基亞無線GPS(全球定位系統)導航模塊。這個模塊可與所有基于S60平臺的智能手機兼容使用,并可與其它兼容PDA或個人計算機配套使用,通過藍牙技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屏幕享受移動導航服務,這是中國導航產業能夠快速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孫玉國博士預言,到2008年,電子地圖的應用將鋪天蓋地,主流品牌汽車都將自帶車載導航系統,乃至價格1000元左右的手機上都會“固化”電子地圖。
問題
電子地圖硬件國產化問題
然而遺憾的是,用于存儲電子地圖的硬件載體的品質,國內生產廠商還無法與國外同類廠商相比。這意味著,當電子地圖廠商賺到1元錢的時候,就有10元錢流入了硬件廠商的錢袋,而這些廠商基本都是國外的。
目前,國外廠商提供的GPS芯片價格只有一兩美元,沒有幾十萬、上百萬枚的產量,成本不可能降到這幺低。所以說,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導航產業前景看好,而我們民族的導航產業形勢嚴峻。一個產業的規模化發展要形成產業鏈,一個環節缺失就如同一個跛腳巨人,只能蹣跚而行。
導航電子地圖硬件的國產化問題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困擾我國導航產業的發展。
電子地圖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孫玉國博士目前擔任著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測繪學會理事,在攝影測量與遙感、GPS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汽車自主導航等應用領域有著扎實的學術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曾主持多項國家級測繪工程和國際測繪工程項目。
作為最早開拓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者之一,他對導航電子地圖、汽車自主導航、個人移動導航等領域的前沿技術、產品和市場有著十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他毫不諱言地指出,他最擔心的是電子地圖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也就是市場環境的問題。
對音像制品來說,某家公司要盜版還要東張西望小心一點兒,不可能吃掉整個市場。而電子地圖一旦被盜取復制,開發廠商會血本無歸,這個問題已經很嚴重了。電子地圖這個行業能不能發展起來,知識產權保護是最重要的。地圖數據初期投資巨大維護成本也很高,但是數據也很容易被復制,這樣就會導致投資者的根本利益無法保證。目前對電子地圖市場的監督執法必須跟上,有關部門應當制定這個行業從業者認可的道德規范,對那些嚴重違反者甚至要取消從業資格。
電子地圖信息來源問題
孫玉國博士談道,我國電子地圖上標示的道路信息與外國沒有什幺區別,水平不相伯仲,只是興趣點少一些,這涉及到信息來源的問題。他舉了一個例子:日本的黃頁信息準確度在百分之九十九點幾,我國這類信息庫的準確度較低,不便參照使用。電子地圖產業中的分工要很準確,處在上游的行業要能夠提供準確的地圖信息。相信這個問題在不遠的將來能夠解決。目前電子地圖在市場上屬電子出版物,歸屬很不清晰。從它的形式和內容來說應列入軟件,享受軟件業的稅收政策。
國家發改委曾在2002年設立了“衛星導航專業化應用專項”,旨在通過該項目在國內形成100億元的衛星導航應用市場,推出一批有特色的中國導航產品,培育起一批相關領域里的一流企業。應當說,產業政策的框架已經基本形成,從事導航產業開發的人們希望相關產業政策能在實踐中盡快完善,以有利于它的快速發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