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我們國家剛剛發射了一顆衛星,這預示著我們國家第二代GPS系統正式啟動,名為——北斗二代。眾所周知,GPS系統是美國的國防導航衛星系統,也為民用導航。是由空間部分、地面監控部分和用戶接收機部分組成,是使用24顆高度約2萬千米左右的衛星組成衛星星座。GPS分布在6個軌道平面上,每個軌道平面4顆,衛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的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觀測到4顆以上的衛星,由此獲得高精度的三維定位數據。這就提供了在時間上連續的全球導航能力。GPS定位精度可達15米,測速精度0.1米/秒。
(圖) 24顆衛星時刻待命 真正GPS導航儀導購
這個系統都是為全球范圍內的飛機、艦船、坦克、地面車輛、步兵、導彈以及航天飛機等提供全天候、連續、實時、高精度的三維位置、三維速度和精確時間,因此,具有極高的軍用價值和民用前景。同樣的俄羅斯的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也能提供同樣的功能,并且也是通過24顆衛星組成的系統提供導航任務,而且原理基本相同。GPS系統包括三大部分:空間部分—GPS衛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用戶設備部分—GPS信號接收機。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比較重要的GPS信號接收機。
經常上網的朋友肯定注意到了,目前由于Ppc(或PPC手機)系統的高度集成化、模塊化的發展趨勢,使得ODM(原始設備設計商)在設計生產產品時,能夠靈活搭配硬件配置,有效控制成本和排列產品價格線。而目前高端智能手機中,集成GPS模塊便成了有效提高產品附加值的直接手段。雖然目前由于這種手機在內地行貨市場上由于售價普遍較高,基本都在5000元以上,帶GPS模塊的改版機售價也在4000元以上。所以市場接受程度還不明顯。但是這類產品有幾個明顯的弱點。
(圖) 24顆衛星時刻待命 真正GPS導航儀導購
首先,由于PPC手機的主要功能是打電話,其次是方便的商務應用,所以出于滿足最基本的應用體驗與需要,設計商在設計產品時必須有效控制產品體積,在用戶能滿足隨身攜帶的需要。但是我們知道,GPS是通過接受衛星向地面發送的信號來確定自己方位的,而經過長距離的發射,衛星的型號會由強變弱,甚至收到地面各種信號的干擾,影響器材的信號接收。在無法改變信號源質量的情況下,擁有出色的接收器材,便成為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很顯然這方面,作為力求體積小巧的PPC手機是做不到的。
同時由于高度集成化,GPS在PPC手機中只是以模塊形式存在,只屬于眾多功能中的一個,同時與其他軟件共享硬件資源。例如當接收器接收到信號后,首先先要處理原始型號,進行解碼分析,然后再在資料庫中查找相應位置,或者地圖庫上的位置。最后作為導航儀,還需要按照用戶需求,找出相應的最佳路線,才能引導用戶完成特定的任務。這些動作都會直接占用整個設備的資源,很顯然PPC手機還要兼顧打電話、信息存儲、商務應用甚至眾多第三方擴展軟件,又有多少資源隨時待命處理GPS的需要呢?試想從中山公園到徐家匯的最佳路線,GPS設備需要10分鐘才能給出答案,那開車的便利又從何談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