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特色,并找準屬于自己的發展領域,服務器市場在競爭中逐漸成熟 若要預測未來要發生的事情,必須要回過頭來對過去進行清晰審視。服務器市場也是如此,當我們回過頭來,梳理06年服務器市場的特色之處,就不難展望出07年服務器市場的前景。 06關鍵詞:競爭
服務器市場一直是這幾年企業IT設備增長較快的領域。從IDC發布的數據來看,在06年全球服務器銷售量是700萬臺,預計07年將會達到800萬臺;國內服務器的銷售量也有顯著提升,目前已能占據全球市場的8%到9%左右。
市場雖然龐大,但由于服務器廠商們都看到了這塊兒市場并向里面“擠”,就顯得僧多粥少,其中的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起來。
其實每一年的服務器市場競爭都會存在,而且競爭的主體也都是在那些廠商們之間進行,比如產業上游層面中英特爾和AMD之爭、產業中游國外、國內兩大陣營之間以及各自內部的競爭、產業下游渠道商之間的競爭。
我們不會再繼續剖析他們之間競爭的根源所在,而是會展現并分析06年這些競爭和之前的不同之處,從這些變化之中,試圖索驥到07年服務器市場格局的走勢。
英特爾和AMD,一邊倒的戰爭
看今年英特爾同AMD之間的爭奪,倒是應驗了那句老話—“10年河東、10年河西”。03年到05年,反應遲緩的英特爾被AMD的快速襲擊打法擾亂了陣腳。AMD憑借自己Opteron的直聯架構和內置內存控制器等技術快速切入服務器芯片市場,并獲得包括IBM、惠普和Sun公司的青睞與選擇,迅速侵蝕英特爾的服務器芯片市場份額。
但是到06年,英特爾終于覺醒發力,而且屬于一發不可收拾類型:從年初到年中,它不僅發布了新一代的處理器酷睿微架構,而且把65納米芯片制程幾乎全部引入到服務器芯片中來,尤其是其DP的5100 Woodcrest芯片,憑借酷睿微架構平臺的特色,無論在性能、還是效能等方面表現均可圈可點,再加上11月份4核處理器的引入,英特爾在當年可謂是名聲大振。
相比之下,AMD卻鮮有產品更新,很多分析家認為,其06下半年推出來的“4×4”平臺更多地像是應對英特爾壓力的無奈之舉。從今年二者的整體競爭來看,呈現出“一邊倒”的局勢,英特爾占據了上風。
國外陣營,越來越大的沖擊
和之前相比,06年國外服務器陣營給國內陣營造成的沖擊更大了。這也是歷經多年磨練之后,這些國外廠商均對國內情況了如指掌,因此無論從產品定位、渠道銷售等方面都能體現出越發明顯的“中國特色”。
從06年開始,那些國際服務器廠商們開了竅一般紛紛推出真正低端的服務器產品,而且價格上也具備了競爭力。比如IBM年初推出的System p5 185,這款采用PowerPC 970 MP的雙核芯片產品價格極為便宜,作為UNIX服務器,其銷售價格僅在3K到5K美元;而在06年10月份,更是推出了采用Opteron處理器的x3105,其銷售價格已經低到5500元,這個和市場主流PC高不了多少的價格,一度讓國內服務器廠商瞠目。
惠普更甚,不僅在其工業標準服務器ProLiant上專門針對國內市場推出了塔式服務器產品,而且也在高端的Integrity動能服務器上動起了腦筋,把其Integrity rx2620-2讓聯強國際包銷銷售,價格已不到9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