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GPS幾點使用須知
[
07-10-19 12:08
] 太平洋汽車網
一、電子地圖是GPS的靈魂:
電子地圖對于車載GPS就如同windows對于電腦一般的意義。在國內,生產電子地圖的企業不但必須要取得國家測繪局的相關許可,而且要按照我國關于出版物管理的現行規定進行開發,這樣就使得電子地圖的廠家門檻很高,許多希望介入電子地圖產品的企業難以直接從事開發和銷售的相關工作。
在市場上,一般正版的電子地圖售價都在萬元以上,而有些盜版電子地圖僅賣15元,用這樣的電子地圖裝備出來的GPS產品的可信度便大打折扣。這種電子地圖只是利用盜用原版電子地圖甚至過期的電子地圖和產品簡單相加在一起的方法,產品的正確性和售后服務很差,消費者在決定購買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另外,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電子地圖的升級是否有保障,也是消費者應該關注的問題之一。
二、不要用GPS當作車輛防盜裝置?
GPS技術在車輛跟蹤與調度方面的應用,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末的歐美發達國家,至今已有十幾年的歷史。從應用實踐看,利用GPS技術對移動目標進行跟蹤監控能夠為車輛應用單位帶來管理上、經濟上的效益。這些國家的政府部門也對GPS在車輛應用方面從政策上,經費上給予支持,因此,GPS在車輛應用方面越來越普及。在我國GPS技術應用于車輛管理斷斷續續也將近十年了,但效果卻遠遠不如國外成功。
大部分消費者都知道“GPS”,但對“GPS”的了解僅僅停留在名詞的概念上,而“GPS跟蹤”.“GPS防盜”.“GPS防劫”“遠程斷油斷電”“遠程開啟車門”等一些安防用語的頻繁使用,更給人們一種印象:GPS是一種車輛跟蹤防盜器。殊不知,在車輛出險時,GPS車輛跟蹤系統能夠根據報警信息所包含的由GPS提供的時空屬性來確定報警車輛的位置,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但這絕不意味著GPS等于車輛防盜裝置。GPS在車輛上應用功能朝兩個方向發展:一是監控管理,一是導航。GPS技術應用于車輛監控管理上的產品是大眾所熟知的車輛GPS技術+防盜器。而導航產品則成為了越野發燒友的最愛。
三、車載GPS只能作為你行車的輔助工具:
前面已經提到,GPS技術最初是作為軍用技術出現的,而現在民用級的GPS工具不論是車載GPS還是其他產品仍然使用的是美國24星定位系統,美國對于民用級別的GPS的使用是有嚴格限制的,而且會在信號中加入許多屏蔽和干擾,使得定位精度不會象GPS生產廠家所說得那樣高,有時候誤差有可能會達到數十公里。
另外車載GPS的使用條件也會影響定位精度,我們知道GPS的工作原理是通過衛星信號的發射和接受來確定位置的,在允許角度下接受的衛星信號越多越強自然地位精度也就越高。但是在今天的條件下,無論是城市中的鋼筋混凝土還是鄉村的高山森林,都會影響和吸收一部分信號,從而會造成定位的偏差。所以說,車載GPS的定位精度并不象廣告所描述的那樣,而是受到眾多客觀因素制約的。
四、各種品牌GPS產品存在差別
從設計從原理上來說,GPS車用產品看起來不是十分復雜,但并不是任何具備電子工程背景知識的技術員和企業都可以設計制造GPS車載產品。
據專家介紹,GPS車輛應用產品是集GPS技術、CIS技術、通訊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一體的高科技產品,而應用于汽車上的產品,更需要其在技術上、質量上適應于汽車的惡劣環境。國際上有名的車載設備生產廠家的經驗表明,任何一種新型GPS車載設備從投產到真正的穩定,一般要經過兩年到三年時間的“使用——改進——再使用——再改進”這樣一個過程。這種在使用中不斷改進產品的設計,使產品趨于穩定的過程是任何廠家也不能跳過的過程,這種經驗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而在國內許多GPS車用設備生產廠家,往往忽略了這種經驗積累過程的重要性,為了占領市場,常常是產品剛從實驗室出來就開始規模產品營銷,結果安裝到車上后根本無法正常使用,不得不派技術人員常駐調試或批量返回。國內目前還沒有關于GPS車載設備的標準,一些公司急功近利,對于車輛安裝GPS設備缺少真正的理解,買來GPS接收芯片進行組裝。因此車載設備開發不足存在很多問題,返修率非常高。廠家疲于應付設備的返修,如何改變產品的質量和科技含量?
五、該花多少錢裝GPS?
隨著GPS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人們對于GPS車用產品的熱情也隨之增長。然而,國內用戶對GPS車載設備的價格要求也是相當苛刻。最近幾年,隨著市場的逐步展,用戶對于車載GPS的價格的預期值直線下降,從最初的1萬元左右的價格到現在期望用幾百元就可以得到功能齊全的產品。
當然,我們并不是說只有高價的產品才是功能齊全、質量可靠的。但是這種價格要求使得不少車載GPS生產廠家疲于滿足用戶的價格期望而不斷地改變產品設計和選用的部件,不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經費完善產品的技術設計和提高產品的質量,而GPS車用產品是一種工業用產品,應該采用工業用的部件,而工業用元器件與普通民用元器件在價格上可以有幾倍的差異。由于產品質量不過關,銷售初期的GPS車用產品的返修率和更換率奇高,售后服務跟不上,其結果是用戶對應用GPS設備的積極性受到打擊。實際上在技術和產品還沒有得到實踐驗證和用戶認可的階段,就開始打價格戰是一種不成熟的行為。
電子地圖對于車載GPS就如同windows對于電腦一般的意義。在國內,生產電子地圖的企業不但必須要取得國家測繪局的相關許可,而且要按照我國關于出版物管理的現行規定進行開發,這樣就使得電子地圖的廠家門檻很高,許多希望介入電子地圖產品的企業難以直接從事開發和銷售的相關工作。
在市場上,一般正版的電子地圖售價都在萬元以上,而有些盜版電子地圖僅賣15元,用這樣的電子地圖裝備出來的GPS產品的可信度便大打折扣。這種電子地圖只是利用盜用原版電子地圖甚至過期的電子地圖和產品簡單相加在一起的方法,產品的正確性和售后服務很差,消費者在決定購買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另外,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電子地圖的升級是否有保障,也是消費者應該關注的問題之一。
二、不要用GPS當作車輛防盜裝置?
GPS技術在車輛跟蹤與調度方面的應用,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末的歐美發達國家,至今已有十幾年的歷史。從應用實踐看,利用GPS技術對移動目標進行跟蹤監控能夠為車輛應用單位帶來管理上、經濟上的效益。這些國家的政府部門也對GPS在車輛應用方面從政策上,經費上給予支持,因此,GPS在車輛應用方面越來越普及。在我國GPS技術應用于車輛管理斷斷續續也將近十年了,但效果卻遠遠不如國外成功。
大部分消費者都知道“GPS”,但對“GPS”的了解僅僅停留在名詞的概念上,而“GPS跟蹤”.“GPS防盜”.“GPS防劫”“遠程斷油斷電”“遠程開啟車門”等一些安防用語的頻繁使用,更給人們一種印象:GPS是一種車輛跟蹤防盜器。殊不知,在車輛出險時,GPS車輛跟蹤系統能夠根據報警信息所包含的由GPS提供的時空屬性來確定報警車輛的位置,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但這絕不意味著GPS等于車輛防盜裝置。GPS在車輛上應用功能朝兩個方向發展:一是監控管理,一是導航。GPS技術應用于車輛監控管理上的產品是大眾所熟知的車輛GPS技術+防盜器。而導航產品則成為了越野發燒友的最愛。
三、車載GPS只能作為你行車的輔助工具:
前面已經提到,GPS技術最初是作為軍用技術出現的,而現在民用級的GPS工具不論是車載GPS還是其他產品仍然使用的是美國24星定位系統,美國對于民用級別的GPS的使用是有嚴格限制的,而且會在信號中加入許多屏蔽和干擾,使得定位精度不會象GPS生產廠家所說得那樣高,有時候誤差有可能會達到數十公里。
另外車載GPS的使用條件也會影響定位精度,我們知道GPS的工作原理是通過衛星信號的發射和接受來確定位置的,在允許角度下接受的衛星信號越多越強自然地位精度也就越高。但是在今天的條件下,無論是城市中的鋼筋混凝土還是鄉村的高山森林,都會影響和吸收一部分信號,從而會造成定位的偏差。所以說,車載GPS的定位精度并不象廣告所描述的那樣,而是受到眾多客觀因素制約的。
四、各種品牌GPS產品存在差別
從設計從原理上來說,GPS車用產品看起來不是十分復雜,但并不是任何具備電子工程背景知識的技術員和企業都可以設計制造GPS車載產品。
據專家介紹,GPS車輛應用產品是集GPS技術、CIS技術、通訊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一體的高科技產品,而應用于汽車上的產品,更需要其在技術上、質量上適應于汽車的惡劣環境。國際上有名的車載設備生產廠家的經驗表明,任何一種新型GPS車載設備從投產到真正的穩定,一般要經過兩年到三年時間的“使用——改進——再使用——再改進”這樣一個過程。這種在使用中不斷改進產品的設計,使產品趨于穩定的過程是任何廠家也不能跳過的過程,這種經驗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而在國內許多GPS車用設備生產廠家,往往忽略了這種經驗積累過程的重要性,為了占領市場,常常是產品剛從實驗室出來就開始規模產品營銷,結果安裝到車上后根本無法正常使用,不得不派技術人員常駐調試或批量返回。國內目前還沒有關于GPS車載設備的標準,一些公司急功近利,對于車輛安裝GPS設備缺少真正的理解,買來GPS接收芯片進行組裝。因此車載設備開發不足存在很多問題,返修率非常高。廠家疲于應付設備的返修,如何改變產品的質量和科技含量?
五、該花多少錢裝GPS?
隨著GPS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人們對于GPS車用產品的熱情也隨之增長。然而,國內用戶對GPS車載設備的價格要求也是相當苛刻。最近幾年,隨著市場的逐步展,用戶對于車載GPS的價格的預期值直線下降,從最初的1萬元左右的價格到現在期望用幾百元就可以得到功能齊全的產品。
當然,我們并不是說只有高價的產品才是功能齊全、質量可靠的。但是這種價格要求使得不少車載GPS生產廠家疲于滿足用戶的價格期望而不斷地改變產品設計和選用的部件,不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經費完善產品的技術設計和提高產品的質量,而GPS車用產品是一種工業用產品,應該采用工業用的部件,而工業用元器件與普通民用元器件在價格上可以有幾倍的差異。由于產品質量不過關,銷售初期的GPS車用產品的返修率和更換率奇高,售后服務跟不上,其結果是用戶對應用GPS設備的積極性受到打擊。實際上在技術和產品還沒有得到實踐驗證和用戶認可的階段,就開始打價格戰是一種不成熟的行為。
|
|
|
||||||||||||||||||||||||
|
|
|
|
|